|
濕氣易來不易走,它能從各種渠道進到身體,特別是空調(diào)風,因為今年夏季暴熱,幾乎每刻都在空調(diào)下,致使很多人得了濕氣。濕氣并不會隨著夏季結(jié)束而消失,如果不及時祛濕,濕氣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小肚肥胖 小肚子大就是只有小腹處顯得比較腫大,這不是啤酒肚,而是由于濕氣引起的小腹水腫,這種癥狀都是因為脾濕嚴重引起的。脾濕就會讓體內(nèi)的水液無法正常的排出體外,在身體中越聚越多,慢慢的就會形成水腫。如果拖下去的話,還會引起肥胖的癥狀。 脾胃差 如果到了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饑餓的感覺,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里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還有隱隱的惡心感。這種現(xiàn)象意味著脾胃功能較弱,體內(nèi)濕氣過重,且這種現(xiàn)象更容易出現(xiàn)在夏季。 臉色不好 濕氣會導致皮膚泛黃、舌苔黃、流出的汗水帶有黃色。臉上愛出油、油膩、容易長痘痘,而且身體容易肥胖,可以用“富得流油”來形容。除此之外,皮膚容易松弛、容易長皺紋、缺乏緊繃感,甚至導致毛孔粗大。 一個小偏方,治療濕氣很在行 材料:艾葉10g、雞蛋2個;輔料:糖適量 制法:艾葉洗凈切碎,雞蛋打碎攪拌均勻,將切好的艾葉放入雞蛋中,鍋中加水,水沸之后倒入含有艾葉的雞蛋液,小火慢煮5分鐘即可。 用法:早晚各吃1個雞蛋,連吃一周。 效果:散寒止痛,降濕殺蟲,溫經(jīng)止血。 雞蛋煮艾葉雖然有效,但是只能改善濕氣表面,對于濕氣的根本無法去除。在這方面,還是中醫(yī)療法比較有效,中醫(yī)對濕氣的治療方法有多種,火療、艾灸、湯藥等都可以祛濕,食療法也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 【土參云苓茶】 采用云苓、荷葉、薏苡仁、橘皮、山楂、人參等制成的土參云苓茶出自《黃帝內(nèi)經(jīng)》,茯苓,又稱云苓,其本身就具有健脾化濕的功效,尤其是針對于肥胖人群和體內(nèi)濕氣比較重的人群,可以很好的祛濕、保護脾胃,對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等癥狀,具有顯著治療作用。 橘皮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有理氣調(diào)中、燥濕化痰的作用,可治療由脾虛濕盛引起的脘腹脹滿,而薏米在祛濕除濕上應用更為廣泛,它可直接作用于脾,脾是負責運化水濕的,當一個人脾虛時,水分無法及時排除體外,就造成濕氣,因此健脾可以除濕,加上山楂、人參、荷葉等健脾補氣的材料相輔,對祛濕的作用更是事半功倍,每天飲用1-3袋,堅持7天,可有效祛濕。 Tips: 1. 勤運動: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2.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 3. 勤通風:濕氣避免潮濕,潮濕環(huán)境易患濕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