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過程,其基本程序為: 一、制定績效目標:1、 各級主管根據本年度(或考核周期)公司對員工要求和期望,在與員工協商的基礎上確定年度(或考核周期)工作目標; 2、 部門負責人的考核內容包括: 1) 部門量化指標:針對部門可以量化的關鍵業(yè)績指標; 2) 部門非量化指標:針對部門不能量化但對公司和部門業(yè)績形成非常重要的指標; 3) 追加目標和任務考核:主要是對工作中的追加目標和任務的考核; (以上部分權重為70%,參考值,具體分配由考核責任人確定) 4) 工作行為與態(tài)度考核; (此項權重為20%,參考值); 5) 管理行為考核。 (此項權重為10%,參考值) 6) 不良事故考核。 3、 其他具有管理職能職位的考核內容包括: 1) 指標性目標:可以定量衡量的考核目標; 2) 重點工作目標:不能量化,但是對完成工作非常重要的工作目標; 3) 追加目標和任務考核:主要是對工作中的追加目標和任務的考核; (以上部分權重為70%,參考值,具體分配由各級考核責任人確定) 4) 工作行為與態(tài)度考核; (此項權重為20%,參考值); 5) 管理行為考核; (此項權重為10%,參考值) 6) 不良事故考核。 4、 非管理職能職位的考核內容包括: 1) 指標性目標:可以定量衡量的考核目標; 2) 重點工作目標:不能量化,但是對完成工作非常重要的工作目標; 3) 追加目標和任務考核:主要是對工作中的追加目標和任務的考核; (以上部分權重為80%,參考值,具體分配由各級考核責任人確定) 4) 工作行為與態(tài)度考核。 (此項權重為20%,參考值) 5)不良事故考核。 5、 各級主管將設定的目標填寫到相應的年度(或考核周期)考核表中,并確定每項目標的權重;呈報上級主管認定后,統一交至人力資源部備案。 二、建立工作期望:1、 為了確保員工在業(yè)績形成過程中實現有效的自我控制,各級主管在填具考核表后,必須與所轄員工就考核表中的內容和標準進行溝通; 2、 溝通的基本內容包括: 1) 期望員工達到的業(yè)績標準; 2) 衡量業(yè)績的方法和手段; 3) 實現業(yè)績的主要控制點; 4) 管理者在下屬達成業(yè)績過程中應提供的指導和幫助; 5) 出現意外情況的處理方式; 6) 員工個人發(fā)展與改進要點與指導等。 三、建立目標任務指導書在溝通的基礎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雙方共同填寫“目標任務指導書”。 四、績效形成過程指導管理者必須在下屬績效形成過程中予以有效的指導,并把下屬在業(yè)績形成過程中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良好的表現以及管的指導,如實隨時記錄在“行為指導記錄”中,以便為實施績效管理積累客觀依據。 五、績效考核各級主管在考核時,必須依據客觀事實進行評價,盡量避免主觀,同時做好評價記錄,以便進行考核面談。 六、績效考核面談在考核結束后,各級主管必須與每一位下屬進行考核面談,面談的主要目的在于: 1、 肯定業(yè)績,指出不足,為員工職業(yè)能力和工作業(yè)績的不斷提高指明方向; 2、 討論員工產生不足的原因,區(qū)分下屬和管理者應承擔的責任,以便形成雙方共同認可的績效改善點,并將其列入下年度(或考核周期)的績效改進目標; 3、 在員工與主管互動的過程中,確定下年度(或考核周期)的各項工作目標和目標任務指導書; 4、 如有必要,可修訂年度(或考核周期)的“目標任務指導書”,但必須經過上一級主管同意后方可。 七、考核結果處理1、考核的結果,經上級主管核準后報人力資源部,以便進行必要的調整。 2、人力資源部在對各部門考核結果進行調整后(如需要),呈報總經理核準,并按核準后的考核結果執(zhí)行。 3、考核資料必須嚴格管理,一經考核結束,人力資源部須將原始表格歸入員工檔案,員工個人和主管只能保留復印件。 4、任何員工對自己的考核結果不滿,均可以在一周內向上一級主管投訴,也可以直接向人力資源部投訴。接到投訴的主管或人力資源部,在接到投訴后一周內,組織有關人員對投訴者進行再次評估。如投訴者對再次評估仍不滿意,可以進入勞動爭議處理程序。 |
|
|
來自: 張立品vnf7h6ps > 《績效管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