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顧名思義,“日”指的是太陽,“本”則是“國家”,也就是說日本的意思是“日出之國”,象征著像日出一樣朝氣蓬勃,這和日本人非常喜歡的吉祥物“鯉魚”相得益彰,因為鯉魚也是喜歡逆流而上。 而日本為什么要改這個名字,真正的原因就是以前的名字實在太難聽了。 我們知道日本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倭國,從西周時期,當(dāng)日本人第一次出現(xiàn)在中國的古代文獻中,它的名稱就是“倭國”,意思為“綿延的山峰之國”。所以漢武帝時期,當(dāng)日本使者來朝的時候,才會被賜予“漢倭國王”的國印。 本來這件事也這樣相安無事的,但是隨著時間的遞進,日本逐漸由一個個分裂的小國家組成了一個完整統(tǒng)一的島國。并且隨著漢語語意思的變化,“倭”這個字,逐漸從一個普通的名字轉(zhuǎn)變?yōu)榱艘粋€略帶貶義詞,于是當(dāng)日本人被中國人叫做“倭人”的時候就非常不爽。 雖然那個時候日本和中國還是友好睦鄰,但聽上去“倭人”總覺得是罵人的。于是經(jīng)過討論,日本正式向當(dāng)時的大唐王朝申請更換國名,不過當(dāng)時的唐高宗并沒有理會,直到武則天時期,才最終同意了日本的更換國名,于是就叫“日本國”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