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909 -------- 【穿越047】聽課做筆記 4401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4402【漏簡】 4403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4404是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ㄉ险n光顧著作筆記,這會比認真理解后的理念深刻嗎?來不及吸收,寫成竹簡堆在身旁,會比已有的理念清楚嗎?知識沒理解就想吸收,理念被抵觸就拋棄,傷害不就更深嗎?) 【漏簡】(論述不知足的壞處) ?。ㄉ岵坏梅畔拢晃兜厥詹?,不知止的害處很大?。?/div> ?。ㄒ浀梦艺f的話啊,即使是做筆記也不能貪多,也要有分寸,任何事過頭都是不好的) 【名=寫成文字】 【身=理念】 【貨=寫過字的竹簡,堆在身邊就好像貨物一般】 (1)想不到啊想不到,2800年前的學生,即使貴如周攜王,聽課一樣自動自發(fā)猛抄筆記!今天終于找到這一章的場景,提供大家參考。 (2)聽(不論老師還是專家)演講做筆記要有原則,先將注意力投注在理解上,能聽懂的才要筆記。如果將注意力放在抄寫聽不懂的東西,絕對是浪費力氣。老子刻意要告訴你聽課也要有原則,聽不懂的地方,還有課本在啊,課后拿著課文去請教,另外花力氣補回來,才是聽課的正經辦法,今天恐怕還是有很多人沒學會吧? (3)課文永遠是正經八百的,老師的講解就會加進很多例子和補助,先看過課文,再集中注意力仔細理解老師的講授,講授和課文能夠重迭,你就是聽懂了。預習、聽講、筆記,三重做工,以防忘記!好不容易聽懂的知識,千萬不要一晃神拋到腦后就忘光光,太可惜。 【穿越048】處事 450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中,其用不窮。 4502大直若詘,大巧若拙,大辯若絀。 4503躁勝寒,靜勝熱。 4504清靜,為天下正。 ?。ㄍ度霚蕚涞男难蕉啵驮较爰訌?,大獲成功就更想再來,更舍不得放下) (施政講話不是演戲,越是表面文章,越不必在意) ?。訌娂铀偈┱梢钥朔T侯的冷漠,諸侯只需補平他們的不滿就不會蠢動) ?。ㄈビ杏?,補不足,就是每個諸侯心中最盼望的政策) 【大=王的】 【天下=諸侯】 【正=大家都認為對】 (1)當我們面對工作時,腦袋里面會生出什么樣的感覺?如何使想要的成真?以今天的詞匯言之,叫做“處事”。 (2)第一句是說,想知道你自己對規(guī)劃作業(yè)足夠認真嗎?答案出現(xiàn)在即將推動的最后一秒:如果你已投注夠多心血,推出之前唯一想做的就是繼續(xù)修正,任何缺失不能容忍。一旦獲得大家衷心贊賞,唯一想做的就是再來一次,重享快感。老子說,會有這樣的反應是因為你已認真付出,沒有付出你就感覺不到快樂。第二句當你已經有了想法,你只需要專心于表達,不必在意溝通技術。第三句當你面對多人,必然希望大家一樣認真,因而就有調整快慢強弱的技巧。第四句是個總結,下屬面對任務,首先想要的都是有人替他排除障礙,開平道路,輪到他出場,一路沖過去就成了。 (3)這一章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辦法“自我檢查”,你能找到辦法,你就不必依靠他人。身為王者本就只能靠自己,難道還要去靠那些拍馬屁的部屬嗎?是以尤需要重視這一塊。 【穿越049】罪惡感 4602罪莫大于可欲,咎莫憯于欲得。禍莫大于不知足。 ?。ㄗ飷焊写蟛贿^受不了引誘讓欲望浮現(xiàn),虧心事大不過欲望想要立刻滿足,災禍大不過內心的欲望不知道要怎樣做才能滿足) 【可=我批準的=I ALLOWED】 【欲=想要更多,包括欲望】 (1)(可欲,欲得,不知足)指的是心中的欲望,(罪,咎,禍)則是心中的罪惡感。老子已經寫得這么清楚,可是很多人對關鍵問題總是視而不見:欲望和罪惡感是伴生的,欲望的浮現(xiàn)經常不知不覺,但是同時出現(xiàn)的罪惡感卻是明確可知的,從而你可以趕快壓抑欲望,使之沉回心底,解決你人生的難題。 (2)第12章是注意力與引誘的伴生,第45章是罪惡感與欲望的伴生,簡單一句話,都是可以從不可知、不可控轉成可知、可控,越是從開始點、微小處進行處理,越是容易消除。 (3)老子在公元前770年就已經描述了引誘、欲望、滿足、知足,甚至注意力、罪惡感等等,人性的各種層面,以及應對的方法,很多地方和佛家的認知不同,我覺得這是很可以注意的地方。 【穿越050】最大的滿足 4604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ㄒ龑еT侯出手幫助困苦諸侯,從幫助中得來的滿足,就是不會消失的滿足) (1)知足之足,這句話考倒很多人。最簡單的理解就是雙層的滿足,可是哪來的雙層呢?這就要回到隔層管理術:你、管理層、生產層,當你引導了生產層解決生產問題,終至生產層全面豐收,管理層也取得了足夠的稅收以交差,雙層的滿足就出現(xiàn)了。 (2)成功運作管理術,使得管理術自己“活”起來,人可息而政不亡(政不亡=管理術自己就能傳承),這才是老子要說的大滿足,也就是“知足之足(雙層的滿足)”。 (3)你看不懂隔層管理術,你就講不清楚什么是“知足之足”,為什么可以“恒足”。 (4)“知足之足”也可以出現(xiàn)在別的地方,例如父親教好了兒子,再引導兒子教好孫子,看著孫子一路成長,想到這套方法是“活”的,兒子學會了就能傳承給曾孫,不必自己出手,至于萬代!這真是人生最大的滿足了。 【穿越051】欲望的哲學式論述 4602罪莫大于可欲,咎莫憯于欲得。禍莫大于不知足。 ?。ㄗ飷焊写蟛贿^受不了引誘讓欲望浮現(xiàn),虧心事大不過欲望想要立刻滿足,災禍大不過內心的欲望不知道要怎樣做才能滿足) 【可=我批準的=I ALLOWED】 【欲=想要更多,包括欲望】 (1)欲望的哲學論述 老子在前770年將西周300年的王學寫成文字,其中有關欲望的討論不乏文字古老的篇章,代表這個議題很可能在公元前1046年就已經開始論述了,是以產生以下的想法: (2)誰最先開始哲學論述欲望這個主題? ● 儒家的孔子(前550-475), ● 佛教的佛祖(前624-544),兩者著墨雖多但時間較晚。 ● 寫成《舊約圣經.創(chuàng)世紀》的摩西(約前1290), ● 印度教最早期經典《四吠陀.梨俱吠陀》(約前1000),兩者時間較早但查無專論(或者我沒看懂)。 (3)為何西方人特著迷《道德經》? 西方人著迷《道德經》這個現(xiàn)象,很多人都知道,但迷在哪里?以前一點概念也沒有,現(xiàn)在則深刻覺得,西方游牧文化非常欠缺討論引誘、欲望、滿足這方面的哲學論述。尤有甚者,西方的哲學論述,幾乎都是憑空從身邊的問題開始,然后向源頭、向未來推導,缺乏一以貫之、從源頭到未來的論述。不能重新組織、從頭論述,不把殘枝敗葉掃除,不能像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般簡潔,怎能和老子的論述并列? (4)王學《道德經》的大 欲望這個題目就大了么?《道德經》的特色,就是包含了許多超級大號的哲學題目,像宇宙起源、人性起源、天性、群性、道德、管理、引誘與注意力、欲望與罪惡感、知足與恒足、對立與統(tǒng)一、溝通、學習、理念、有無、……。 (5)這些題目并不是一筆帶過而已,每一個專題都有深刻的論述,而且就跟《史記》一樣:東寫一點,西寫一點,字面(徼)之后躲一點,文意(妙)之中藏一點,你要耐著性子拼湊、歸納、整理,是不是都找全了?為什么每讀一遍就多找到一些?還真是考倒人。才五千字而已,怎么就有辦法藏這么多東西?更令人訝異的是,西周前后12位天子怎么有辦法用接力賽的方式來成就哲學論述?真的能這樣完成嗎?還是周公大筆一揮就搞定了的?一個人的力量有可能嗎?繼續(xù)考倒人。 (6)欲望的哲學論述,例如本句,出現(xiàn)本身就是一種穿越。 【穿越052】資訊中心 4701不出戶,知天下。 4702不窺牖,見天道。 4703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4704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想不出門就能知道每個諸侯的現(xiàn)況?安排下屬個別追蹤向你匯報) ?。ㄏ氩桓Q視就能知道每個政策的結果?安排下屬搜整情資向你匯報) ?。汶x開資訊中心越遠,你知道的就越少) ?。ㄋ越艹鱿韧鯐才懦枷伦稣{查寫報告,不必自己跑、四處看、走彎路,就能處理好需要解決的問題) 【天下=諸侯】 【天道=王施政的成果】 【圣人=杰出先王】 (1)看不懂天下=諸侯,就很難體會(天下,天道)是如何對立的。 (2)第三句“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代表這里有一個資訊、情報中心。天子一次管理800諸侯,當然需要有人來搜集、匯整每個諸侯的近況情報,要不然怎么管理呢?但是,很重要一點,匯整諸侯資訊的人不能是管理諸侯的人,這兩者的工作是互相違背的,重迭就產生各種造假隱瞞的機會,東廠、西廠于是產生。 (3)資訊系統(tǒng)、管理系統(tǒng),都必須要有。只要不重迭,資訊就沒辦法造假,管理也沒辦法越權。第68章告訴你,軍師、主將、戰(zhàn)將各自需要不同個性的人才能發(fā)揮,一樣也是不可能重迭的。認真翻譯《道德經》,你就知道怎么處理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