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dǎo)讀 《沙?!凡粺?,天理難容:大IP、高顏值,驚艷的片頭、緊湊的情節(jié)、精湛的演技…… 也許唯一的遺憾,就是只能活在回憶和臺詞中的張起靈(悶油瓶)。但吳邪的那句“不許叫他小哥”和“明年我要去接一個人”,讓“稻米”們知道,“瓶邪”其實(shí)從未分開。 他溫暖如陽光卻尋不回天真如故。他強(qiáng)大如神祗卻尋不到回家的路。 隨著《盜墓筆記》聞名長城內(nèi)外,“瓶邪cp”也風(fēng)靡大江南北。然而,類似這種親密的關(guān)系在古代并不被看好。這些cp故事能夠流傳至今,要感謝史官的筆下留情,也虧得小說家的推波助瀾。 龍陽之興:為一人,拒絕天下所有美人。 無論是在英雄輩出的戰(zhàn)國亂世,還是硝煙無聲的汗青史冊,作為一代君王的魏安厘王一直都活在他的異母弟、信陵君魏無忌的光芒萬丈之下。如果沒有這件事情,他的存在感也許會更弱。 《戰(zhàn)國策·魏策四》載:魏安厘王與龍陽君乘船釣魚,釣著釣著,龍陽君突然哭了起來,魏安厘王忙問因由,龍陽君便借魚說事:“我為魚哭。開始,我釣到魚就很高興;后來,我不斷釣到更大的魚,便想把之前的扔掉。” 龍陽君接著說:“喜新厭舊,人之常情。如今,我被封為龍陽君,大臣趨附于我,行人為我讓路。然而,天下美人無數(shù),見我榮寵如此,定會爭先恐后想來侍奉大王。那時,我便會成為最初釣到的魚,被人扔掉?!?/span> 魏安厘王一聽就明白了,“你多心了。從今以后,四境之內(nèi),凡是再談?wù)撁廊说?,誅滅全族?!?/span> “龍陽”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叫法,后世很多文人都有引用。張遴白《難游錄》中李旦見“(鄭)芝龍少年姣好,以龍陽事之”。 坐花散人《風(fēng)流悟》中的風(fēng)流少年李明“夙有龍陽之好”。曹雪芹《紅樓夢》中薛蟠得知家學(xué)廣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動了龍陽之興”。 斷袖之好:斷袖與割袍 “斷背”因?yàn)槔畎病稊啾成健返南碜u(yù)全球而成為新的代名詞,而同為“斷”字輩的“斷袖”則在漢朝就誕生了。 《漢書·佞幸傳》載:舍人董賢“美麗自喜”,漢哀帝一見之下便封其為黃門侍郎,后又升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則前呼后擁,入則侍奉左右。女弟入宮位次皇后,父親在廷屢次升遷,賞錢巨萬,賜府北闕。 這還不算,董賢經(jīng)常與漢哀帝同臥同起。一次午睡醒來,漢哀帝發(fā)現(xiàn)董賢的頭正枕著自己的衣袖,而后者還在熟睡;漢哀帝不想驚動董賢,便割斷了袖子。 “割袍”一詞常與“斷袖”相混淆,有時也會連用,但意思卻完全相反——它代表著情義的終止。 《說唐演義全傳》第五十回中,徐茂公勸單雄信放過李世民,后者“拔出佩劍,將袍袂割斷”,示與徐茂公等人恩斷義絕。 余桃之癖:得寵百般皆是,失寵萬事皆非。 “余桃”也作“分桃”,而桃子,不過是整件事情的導(dǎo)火線。 《韓非子·說難》載:彌子瑕曾得寵于衛(wèi)靈公。一次,彌子瑕的母親病了,他偷駕衛(wèi)靈公的車出宮探望。本來,這是要受刖刑(斷腳)的。但衛(wèi)靈公聽聞后,反而激賞有加?!皬涀予φ媸切㈨?,為了母親甘犯刖罪?!?/span> 又一次,兩人同游果園。彌子瑕吃到一個甘甜的桃子,便把剩下的給衛(wèi)靈公吃,衛(wèi)靈公又是稱贊備至,“彌子瑕真是貼心,為了給我甘愿不吃?!?/span> 然而,等到彌子瑕年老色衰的時候,衛(wèi)靈公立即變身為“鐵面判官”,還算舊賬,“彌子瑕曾經(jīng)偷駕我的車出宮,又給我吃他剩下的桃子?!比缓蟊愫敛涣羟榈剞k了他。 鄭板橋在《板橋自敘》中坦言:“(余)好色,尤喜余桃口齒、椒風(fēng)弄兒之戲。” “余桃口齒”就是衛(wèi)靈公和彌子瑕事,而“椒風(fēng)弄兒”則是指漢哀帝和董賢事,因?yàn)槎t女弟入宮為昭儀后,漢哀帝將其住地名為“椒風(fēng)”——以配漢初“椒房”之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