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耳其的伊茲尼克鎮(zhèn),曾經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古代伊茲尼克地處東西方貿易商路上,貿易活動繁榮,鼎鼎大名的伊茲尼克陶瓷就是在這里誕生的。 土耳其制作陶瓷的歷史可以上溯至塞爾柱時期(1037—1194年),1331年,奧斯曼土耳其人經歷長達3年圍攻后,奪取了羅馬-拜占庭歷史名城尼西亞,并將它更名為伊茲尼克。此后,她一度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社會的穩(wěn)定,使當地的制陶業(yè)亦有了長期的發(fā)展,最開始主要生產一些質量相對不高的陶器,雖然差強人意,但也能勉強滿足奧斯曼貴族的需要。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并遷都伊斯坦布爾,奧斯曼帝國已躋身地中海一流強國之列,伊茲尼克昔日粗陋的陶器已很難讓奧斯曼宮廷心滿意足了。由于奧斯曼皇族的崇尚藍色,于是當時的匠人開始使用天藍色和金黃色的彩釉,模仿中國的青花瓷,使陶瓷顯得更為高貴,以適應宮廷需要。 17世紀,奧斯曼帝國的中產階級越來越富裕,經濟上的富足,很多人(其中不乏非伊斯蘭教徒)開始以個人名義購買伊茲尼克陶瓷,無形中也推動了伊茲尼克陶瓷的市場需求。很多伊茲尼克餐具的邊緣處都有希臘語銘文。1640年至1678年,基督教徒大量購買伊茲尼克陶瓷。除了來自歐洲的旅游者外,希臘船長和海員也開始大量購買伊茲尼克陶瓷,再將其轉賣到恰納卡萊和伊斯坦布爾,從中獲利。
17世紀末,陶工開始試圖通過降低陶瓷質量、將陶瓷生產標準化來應對經濟困難,這也使得生產的停滯和質量的不斷下降,再加上新設計的缺乏和進口中國陶瓷的沖擊,慢慢的陶瓷業(yè)也走向了衰落。
帶有濃郁土耳其特色的瓷器 現在伊茲尼克陶瓷經歷了時代的洗禮與演化,已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所描繪的花紋不但種類多樣而且紋路細膩、色彩斑斕。 (文章轉自網絡 版權屬原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