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格律詩的三要素:平仄、押韻、對仗 要能使學(xué)生真正掌握詩詞格律知識,作為教師要能教好這一部分內(nèi)容,其實(shí)關(guān)鍵只有兩個:首先要熟記平仄格式,其次要會辨別具體字的平仄。 (一)律詩的平仄格式可分三點(diǎn)來對學(xué)生進(jìn)行講授。即 1、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的四種平仄格式及其來歷: 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①仄仄平平仄 a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a(實(shí)際上都等于是在五言句式前面加上 ②平平仄仄平 B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B 兩個平仄相反的字,就構(gòu)成七言格式。) ③平平平仄仄 b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b ④仄仄仄平平 A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A 五言的四種句式又可以看作是先由四言構(gòu)成: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這兩種四言式增加一字就構(gòu)成了五言,構(gòu)成的辦法是“前加相同后相反”。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前面加一個平仄相同的字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后面加一個平仄相反的字,不能出現(xiàn)三平調(diào),所以加在后面的要相反。 2、必須符合“對”和“粘”的要求,以達(dá)到平仄有規(guī)律的交替變化。 “對”的要求體現(xiàn)了一句詩中平仄的交替變化,而“粘”的要求又使上下聯(lián)之間有了一定的聯(lián)系。寫出了第一聯(lián)也就不難按照“粘”的規(guī)則寫出第二聯(lián)、第三聯(lián)和尾聯(lián)。 3、在不“犯孤平”和出現(xiàn)“三平調(diào)”前提下,可以按照所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口訣,在每句一、三或五字的位置上靈活變通,可平可仄。但二、四、六字則不能通融,該平就必平,該仄就要仄。因此,“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口訣是不完全正確的。它固然指出了格律詩的一三五字位置允許平仄靈活,但未強(qiáng)調(diào)不得出現(xiàn)三平調(diào)和不許犯孤平??蓮姆治鼋滩闹械奈逖愿衤稍?、七言律詩中的平仄格式以及一、三、五字上有的加圈有的不加圈,來進(jìn)一步講清這問題。 ---------------------------------------------------------- 對具體字所屬平仄的辨識,這是最重要也困難的地方。也就是一個字在中古時期所屬平仄的識別——一定要突破這個難點(diǎn),否則詩詞格律部分將永遠(yuǎn)無法掌握!有多種識別方法: 1、 利用方言識別中古平聲字。 因?yàn)榛浄窖灾械膸追N次方言(廣州話、客家話、潮汕話等)都還保留著入聲字,同時也保留著陰平和陽平兩種調(diào)類。由于這些方言中的入聲字并未與平聲相混,因此只要認(rèn)識了陰平和陽平兩個聲調(diào)的代表字,則與它們同調(diào)的就都是中古的平聲字了。例如,凡是與廣州方言中讀“詩、時”“花、華”二字同聲調(diào)的,就都是古代平聲字。 2、 利用方言識別古入聲字。 有的學(xué)生可能識別方言調(diào)類的能力差些,一時不易掌握以平聲代表字類推的辦法。則可教他們利用識別入聲字來檢驗(yàn)現(xiàn)代漢語中讀平聲的字是否是真正的中古平聲字。因?yàn)楝F(xiàn)代普通話中的陰平、陽平字,除了從中古的平聲演變而外,還混入了古代的入聲字。而這些字是不能視為平聲的。如果能把這些字從現(xiàn)代的陰平、陽平字中識別出來,則其余的自然就都是真正的中古平聲字了。學(xué)生們的現(xiàn)代漢語語音都較好,識別現(xiàn)代漢語中的陰平、陽平聲調(diào)較容易,又由于粵方言中無論是廣州方言,還是客家方言、潮州方言都保留著中古的入聲調(diào)類,依調(diào)類推,用方言識別入聲字是不困難的。例如: 廣州方言的6個(實(shí)際是9個)調(diào)類: 名 稱和調(diào) 值 陰平55陰入15 陰上35 陰去33中入33 陽平21 陽上13 陽去22陽入22 調(diào) 號 1 2 3 4 5 6 例字 詩色 史 試錫 時 市 事食 從表中可看出:凡是與“詩”、“時”同調(diào)類的字就都是中古的平聲字,否則就都應(yīng)歸到中古的仄聲字中。 -------------------------------------------------------- 還可以用一中所謂“八聲調(diào)法”來類推某字所屬調(diào)類。即
陰 平 陰 上 陰 去 陰 入 陽 平 陽 上 陽 去 陽 入 詩 史 試 色 時 市 事 食 升 醒 性 ○ 成 ○ 盛 蝕 淹 掩 厭 馌 嚴(yán) 染 艷 業(yè) 央 鞅 怏 約 陽 養(yǎng) 讓 若 煙 演 宴 噎 言 峴 現(xiàn) 熱 英 影 應(yīng) 益 仍 ○ 認(rèn) 翼 空 孔 控 哭 紅 ○ 哄 酷 崧 聳 送 叔 崇 ○ ○ 熟 風(fēng) 俸 諷 福 馮 ○ 奉 服 安 ○ 漢 渴 寒 旱 汗 曷 淵 苑 怨 ○ 元 遠(yuǎn) 愿 月 堪 坎 勘 洽 含 頷 撼 合 心 審 沁 濕 岑 ○ 甚 拾 音 飲 蔭 邑 人 荏 任 入
所謂“類推”,指的是熟悉上表以后,遇到表外的字,也按照這種音調(diào)讀去,以判斷出它的聲調(diào)。如“器”,可以念出“嬉、喜、器、悉”,則知“器”為“陰去”即去聲字,如“谷”,則念出“工、拱、貢、谷”則知其為入聲字了。當(dāng)然,這是用廣州音為準(zhǔn),熟悉以后也可幫助自己判斷廣州話的發(fā)音是否準(zhǔn)確了。 有人說,廣州話實(shí)際是九個聲調(diào),還有中入字,為什么沒列出呢?這是因?yàn)橹腥胱植欢?,常見的僅“客、炙、赤、撇、潑、抹、闊、括、茁、撮、雪、決、鴿、壁、臂、劈、踢、錫、吃、跖、八、法、刮”這二十來個,死記住它們也就可以了。八聲調(diào)法主要強(qiáng)調(diào)陰陽相配,四聲各分陰陽而形成八個音,更加便于誦讀。
客家話也有6個聲調(diào),見下表: 梅 縣 話 聲 調(diào) 普 通 話 聲 調(diào) 例 字 陰平44 陰 平 花家多張 上 聲 馬買領(lǐng)語 陽平11 陽 平 華爬狂常 上聲31 上 聲 擺斗比米 去聲52 去 聲 教帝罵浪 陰入21 陰 平 八托七 陽 平 橘覺足 上 聲 百曲脊 去 聲 澀率魄 陽入4 陽 平 拔石協(xié)讀 去 聲 獵業(yè)玉獲
注意,從上表可以看出:客家話讀陰平的,不一定都是古代的平聲字,因?yàn)樗€包括了古代的上聲字在內(nèi)。要從陰平中把普通話的上聲字挑出,剩余的就都是中古平聲字了。至于客家話讀入聲的,倒可以肯定它們也都是中古的入聲字。
潮汕話也有八個聲調(diào),見下表:
陰平33 陰上53 陰去313 陰入1 陽平55 陽上35 陽去11 陽入5 詩 始 世 薛 時 是 示 蝕 分 粉 奮 忽 云 混 份 佛 窩 襖 奧 呃 蠔 臥 哦 學(xué) 頒 板 扮 北 房 棒 辦 縛 冬 黨 蛋 靼 同 蕩 洞 達(dá) 刀 短 倒 桌 逃 在 袋 奪 低 抵 帝 滴 池 弟 治 碟 獅 虎 豹 獺 魚 蟹 鱟 蠐 3、 利用普通話讀音識別平仄
首先,要懂得古今四聲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即下表。
平仄關(guān)系 平 聲 仄 聲 中古四聲 平 聲 上 聲 去 聲 入 聲 ↙↘ ↓ ↓ ↘ 現(xiàn)代四聲例字 陰平江香薛約 陽平詳聾學(xué)竹 上 聲養(yǎng)黨訪卜蜀法 去 聲樣對淚洞似卉肉沃質(zhì)沒閱 注意:薛、藥、學(xué)、竹、卜、蜀、法、肉沃質(zhì)沒閱均為古代入聲字;洞、似、卉本古代上聲字。 從表中箭頭可看出,如果普通話里讀上聲或去聲,則可毫不猶豫地確定它是中古的仄聲字。中古的四聲到了現(xiàn)代,平聲一分為二,而仄聲中有部分中古的入聲字卻跑到現(xiàn)代的陰平或陽平里去了。也就是說,單靠普通話讀平聲就認(rèn)定它是平聲字就不一定正確了。所以就還要把混入普通話平聲中的入聲字識別出來。剩余的則是真正的平聲字了。那么,怎樣識別古代的入聲字呢?
-------------------------------------------------------- 古代入聲字的方法
(一) 由b、d、g、j、zh、z這七個不送氣聲母所構(gòu)成的陽平字(也叫“第二聲調(diào)”的字)都是中古的入聲字,例如: b 拔、跋;勃、渤、博、薄、泊、駁、箔、伯、帛、舶;別、蹩;白、雹 d 答、妲、怛、達(dá);得、德;掇、奪、鐸;笛、迪、敵、嫡、狄、鏑;獨(dú)、讀、犢、櫝、瀆、毒 g 革、葛、閣、格、隔;國、摑、幗、虢、馘 j 莢、頰、鋏;集、輯、急、級、汲、疾、吉、即、極、脊、籍;局、桔、菊、掬、鞠、局、鞫、跼 zh 閘、扎、札、鍘、霅;折、哲、輒、蟄、謫、磔;酌、斫、濁、涿、啄、琢、焯、濯、著;執(zhí)、職、直、埴、躑、植、侄;逐、筑、舳、燭、竹;宅、翟;軸、妯 z 雜、砸; 則、舴、責(zé)、擇、澤、嘖、幘;昨;卒、鏃、族、足 (二)由zhuo、chuo、shuo、ruo、fa、fo、la、ye、ce這九個音節(jié)組成的字,不論現(xiàn)在 讀什么聲調(diào),除極個別外,都是中古入聲字。例如: zhuo 拙、卓、涿、捉、著、酌、灼、斫、焯、琢、啄、濁、濯、擢、鐲 chuo 綽、戳、輟、啜 shuo 說、爍、鑠、朔、槊、碩 ruo 若、弱、箬 fa 發(fā)、乏、伐、筏、閥、罰、法、發(fā) fo 佛 la 蠟、辣、拉、臘、垃 ye 葉、噎、咽、業(yè)、掖、頁、腋、曄、謁、液、腋(注意:“椰、耶、爺、也、野、冶、夜”等字除外,它們不是入聲字?。?span lang="EN-US"> ce 測、策、冊、廁、惻 (三)韻母是“—ue”的字,除極其個別者外,都是中古入聲字,例如: nue 虐、瘧 lue 略、掠、劣 jue 決、覺、絕、厥、抉、掘、倔、訣、爵、譎、噘、噱、镢 que 卻、確、闋、雀、鵲、愨、炔、缺 xue 學(xué)、雪、血、穴、薛、謔、削、踅 yue 月、曰、越、約、閱、岳、悅、刖、鉞、粵、瀹 (四)韻母“—ie”與聲母b、p、m、d、t、n、l相拼,所產(chǎn)生的字也絕大多數(shù)都是入 聲字。例如: bie 鱉、憋、別、癟、蹩 字也都是入聲字;“甲”是入聲字,那么,可推出“閘、押、匣、狎、胛……”等字也是入聲字。 pie 撇、瞥、苤 mie 滅、蔑、篾、乜 die 疊、諜、迭、跌、蝶、牒、垤、喋、耋(“爹”除外,它非入聲字) tie 鐵、貼、餮、帖 nie 捏、聶、鎳、嚙、孽、涅、隉、蘗 lie 列、烈、裂、劣、趔、捩、咧、埒、獵、裂、冽、躐 (五)普通話中有兩個讀音,但又沒有意義上的區(qū)分的字,大都是中古入聲字。如“色、 剝、血、殼、角、薄”等在普通話中都有兩讀,但意義相同。它們都是入聲字。 (六)利用諧聲偏旁也可幫助確定入聲字,例如: “出”是入聲字,則可斷定“屈、茁、倔、詘……”等以“出”為聲旁的字也都是入聲字。“夾”入聲字,則“俠、狹”亦必入聲字;“各”是入聲字,則“胳、擱、貉”皆是; “合”是入聲字,那么,可知“恰、洽、答、鴿、塔……”等以“合”為聲旁的利用現(xiàn)代讀音來識別
(七)還可利用排除法去掉一些不可能是入聲的字,這樣,入聲字的范圍也就相對小些 了。例如: 1. 因?yàn)槿肼曌侄际侵泄乓?span lang="EN-US">[-p](-b)(如“及、鴿、鴨”)、[-t](-d)(如“法、鐵、八”)、 [-k](-g)(如“則、尺、錫”)等塞音結(jié)尾的字,語音變化的結(jié)果,使這些塞音韻尾脫落,于是現(xiàn)代漢語中,所有的中古入聲字都是元音結(jié)尾的字。那么,現(xiàn)代漢語中所有的以輔音結(jié)尾的字,也就是以-n和-ng結(jié)尾的字,都可以肯定它們不可能是入聲字。此外,廣州話里還有個以-m結(jié)尾的輔音,如“天陰”的“陰”、“心情”的“心”等字,都不可能是入聲字。 2. 現(xiàn)代漢語中“zi、ci、si”這三個音節(jié)的字,是沒有入聲字的,雖然它們是以元音-i 結(jié)尾,但它們這幾個音節(jié)構(gòu)成的字(無論四聲)都不會是入聲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