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斌宇每日觀察 Daily Observations 2018.09.06
行情的起起伏伏引得不少投資者是心神不定,這前天還是在尾盤偷襲,昨天就成了全面殺低,各大指數(shù)無一幸免的情形,投資者們也是四處碰壁,不過就筆者看來,雖然昨日的尾盤殺跌幅度著實不小,但就整體行情而言指數(shù)依舊處于打底過程之中,另外就K線組合來看,昨日的K線組合為標準的反拖線走勢,所以就今日觀點而言,行情將依舊處于夯底過程之中,而能否轉折,便在于成交量能能否有效放大,畢竟,唯有成交量能放出,方才是行情開始轉折的前奏。
雖就漲漲跌跌而言都是市場的正?,F(xiàn)象,但屢屢起伏不定的心情,對投資而言顯然不是什么好事,那如何得以克服市場在夯底過程中的人心波動?利用指標似乎就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若要說說數(shù)學公式是有什么做不到的?大概只剩下從來不看你臉色這一件事吧。
那有什么指標是比較符合當前的行情環(huán)境?就筆者觀點來看,那莫非MACD莫屬。在以往的技術分析教學中就已提及過,MACD指標是一個由EMA12,EMA26兩條均線來研判市場行情的指標,使得最為基礎的用法便是借助著這兩根均線間的交叉、間距的擴大縮小等一系列方式來探究行情,而今天我們要進行更深層次的一部討論。
MACD指標背離,對于行情的研判和觀點。
目前上證指數(shù)所對應的MACD指標,歷經(jīng)持續(xù)下探過后,目前的MACD已經(jīng)做實了底背離姿態(tài),什么是底背離?或者說,什么是背離呢?
在股價上漲過程中,股價創(chuàng)出新高,但指標并不創(chuàng)高,如此即為頂背離。 在股價下跌過程中,股價創(chuàng)出新低,但指標并不創(chuàng)底,如此即為底背離。
不妨我們舉例來看,在示意圖中股價走勢越發(fā)創(chuàng)底,低點2的股價明顯低于低點1,而此時對應股價低點2的DIF低點4卻比對應股價1的DIF低點3高出了一截,按照慣例來講,在股價創(chuàng)新低的時候指標也會跟隨創(chuàng)新低,這指標不創(chuàng)新低了究竟是為什么呢?
關鍵在于股價下跌過程中,那兩根綠色粗線所對應的斜率,從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低點1的斜率更陡峭,而低點2的斜率則緩和了很多。那斜率是什么意思?即股價下跌的動能、沖擊力,所以斜率的放緩也就可以認為是空頭的力道有所減弱,而空頭動能一旦開始轉弱,則勢必為多頭動能開始積聚,如此也就是市場傳聞中“有背離就有轉折”的由來。
了解了MACD背離的基本狀況后,我們看到目前的上證指數(shù),指數(shù)持續(xù)的下探過程中,低點1和低點2孰高孰低可是一目了然,很明顯指數(shù)在創(chuàng)新低,但就MACD指標呢?低點1和低點2所對應的MACD低點(紅圈處)則呈現(xiàn)完全相反的態(tài)勢,
低點是作證了背離,那斜率呢?下跌的斜率是有緩和了嗎?我們也看圖說話。
我們將兩端下跌過程中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相連,產(chǎn)生了此段下跌行情中的斜率,當我們把兩個斜率同放在右上角比較,斜率1更陡峭的事實也就顯而易見了。
綜合如此兩點,則可以敲定當前行情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背離走勢。也正是“有背離就有轉折”,空頭動能衰減的情況下很明顯便是多頭動能正在積聚,所以也正好證明了筆者當前的觀點,上證指數(shù)正在處于夯底過程之中。
不過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往技術分析全集中闡述MACD何為多頭的定義時也明確指出:只有在MACD站上0軸,即MACD指標兩根線全部在0軸上方時才是真正的多頭掌控,如此再目前MACD還全然沒有踏入多頭領域中之前,投資者們只可小量試單,切不可大舉建倉,投資者們亦需為之牢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