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王朝在生涯末期風(fēng)雨飄搖,但他的末代君主相比其他朝代可是大有不同。崇禎作為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在自己而立之年扛下了先輩們留下的爛攤子。但他心里還是明白,不能讓祖宗的江山砸到自己的手里,所以自從上位便勤理朝政,勵精圖治想重新挽回明朝盛世的局面。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殺了第一大太監(jiān)魏忠賢,明朝大臣之所以腐敗無能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當(dāng)時宦官禍亂朝政,這件事無疑是最正確的決定。而這第二件事直接加快了明朝滅亡的速度,就是錯殺封疆大吏袁崇煥。 崇禎生性多疑,皇太極略施小計就除掉明朝一員大將,此時崇禎可以依靠的就只有吳三桂。但吳三桂剛移師山海關(guān),就得知崇禎皇帝已經(jīng)上吊身亡。此時,吳三桂的心真是涼了半截。為了尋求自己的新靠山,隨后的時間,他開始在各種勢力之間進行積極的走動。本來自己是傾向于投靠李自成的隊伍,可是李自成已被最近這幾場大勝沖昏了頭腦,一下把吳三桂的家人擄走,包括吳三桂視為掌上珍寶的陳圓圓。吳三桂大怒,暗中連同多爾袞設(shè)計假投降,李自成自以為大事已定沒想到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清軍直入紫禁城,吳三桂順理成章被封為藩王駐守云南,做起自己的土財主??滴跄觊g,由于邊境藩王的勢力兵力不斷擴大,影響到皇權(quán)的穩(wěn)固,削藩就成了一根扎在康熙心頭的刺。而這些人都是舒服慣了,一聽說要削藩跳起來就急了,等待朝廷下達撤藩的命令,吳三桂率領(lǐng)其他兩位藩王打著復(fù)明的旗號準(zhǔn)備與大清一戰(zhàn)。 起兵不到兩個月,吳三桂從不到五萬人擴展到三十萬人,一路勢如破竹,但此時他做了人生中最錯誤的一個決定,就是稱帝。一個明朝叛將打著復(fù)明的旗號,結(jié)果最后自己獨自稱帝,徹底讓天下人看到他的嘴臉。清軍調(diào)整戰(zhàn)局,逐個擊破,吳三桂心想自己的命是保不住了,于是下令派人把自己的一家老小全都送往貴州山區(qū)的深處。 拼死逃出來的吳家后人開始隱居在深山老林中,直到數(shù)百年之后慢慢的被人知道他們是當(dāng)年平西王的后代。這時,這個叫馬家寨的地方紅火起來,隨著媒體不斷地報道,專家也開始介入。吳氏家人拿出許多祖上留下來的東西,包括一些玉帛,還有吳三桂稱王的一些東西,專家鑒別后確定是吳三桂時代的東西。最后吳氏的第十一代后人拿出了陳圓圓的畫像震驚在座的所有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