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歲月古至今,多少奇聞了無蹤……提起薛剛山,人們都會想到烈士紀念碑、豐鎮(zhèn)電視塔……但是,卻把流傳千年,史詩般傳說的印記——薛剛反唐留在山頂巨石上的馬蹄坑(珍貴的歷史遺產(chǎn)),丟在了荒草叢中…… 千萬年以前的豐鎮(zhèn),是一片蔚藍色的大海(內(nèi)陸湖泊)~薛剛山是大海東邊的一座小島,初升的第一縷陽光和落日來的最后一摸晚霞,都會在這里落腳,因此,上古以來就是一塊風水寶地—— 對面的二卜洞山,最早是一片原始叢林,只有個別獵戶兼打魚的先民在此生活,伐木造船,鑿壁安家——東山上是豐鎮(zhèn)人的祖籍起源之處。山上一條古道,是當時通往渾 源、陽高直達雁門和山西各地的唯一古道,最早的豐鎮(zhèn)先民一部分就是由山西渾原、靈丘等地遷移來的。豐鎮(zhèn)還流傳著: “渾源的涼粉兒, 廣靈的糕, 大同的姑娘不用挑。” —— “大墻背后死了個人, 腰巷兒系了根爛草繩, 原來是咱渾 源人……”。 豐鎮(zhèn),自古與山西有著割不斷的血緣關系。后來,豐鎮(zhèn)成為陸地,又一波由忻州、郭縣來的商賈與手藝人,二次興盛了這座大漠古道旁,塞外長城邊的商貿(mào)重鎮(zhèn)~先由廳稅管所,逐步設立了后來的豐鎮(zhèn)城…… 返回薛剛山,夢回古唐朝——忠臣薛家,為保李唐王朝得罪了武則天。兩遼王薛丁山三子薛剛,又打死強搶民女的太師,驚崩圣駕,闖下了彌天大禍。加之奸臣張?zhí)?張士貴之子)迫害,薛家被滿門抄斬,鐵水灌墳,永世不得轉(zhuǎn)生。只有外逃后被忠臣保護起來的薛剛免遭屠殺。薛剛?cè)黎F丘墳,誓死雪冤仇!后來起兵造反,護駕廬陵王,恢復李唐王朝,斬殺奸臣,墳頭祭奠~流傳千古,成為民間傳唱的忠良典范…… 相傳,薛剛當年逃亡到塞外后,便選準四面環(huán)水,居高易守的臥虎山(今天的薛剛山)安身扎寨,壘石成營,與指腹為婚的妻子紀鸞英,占山為王,招兵買馬。薛剛山頂雖然不大,但,對面的東山上有良田萬畝,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糧草無憂。撐舟渡船,往來都很便利,只要控制住船舶,就可以牢守山寨,真是天賜絕佳的屯兵寶地。 一天,薛剛與夫人都在親自操練兵馬,忽然晴空霹靂,天降暴雨,汗血寶馬前蹄騰空后蹄挺立,對空聲聲嘶鳴——聲若驚雷震天動地。馬蹄所踏之處,火花四濺,巨石為開,在臥牛石上留下了博碗大深深的一行馬蹄印,至今有跡可尋…… 網(wǎng)絡配圖 ——原來,是起兵的時機到了!于是,薛剛大喉一聲,力搬巨石蓋住了山上噴涌而出的泉口,伐兵反唐,成就了李唐王朝重振華夏的宏圖偉業(yè)! 從此,無源之“海”風干滲漏……滄海桑田,便有了豐川盆地。至今,薛剛山頂上南邊向陽處的幾塊巨石上,確有薛剛戰(zhàn)馬留下的數(shù)枚深深馬蹄印。在我童年的記憶里,我們在山頂玩渴了,就到馬蹄坑里找雨水喝,天然的無根水,經(jīng)過明麗的陽光過濾,入口綿甜,溫熱甘潤就像母親的乳汁…… 記憶是美好的——蹄印深遠,實景還在,卻被久久地遺忘了,實在可惜! 記得當?shù)赜卸蚊裰{: 豐鎮(zhèn)的海子澄成個城, 岱海灘的海子死水一坑。 文革時聽說在薛剛山挖出了古墓,傳說古人的個頭大,光小腿骨就超過三尺多,但人們都沒敢去看過,怕被打成“五類分子”的…… 如今,有多少地方為搶名人故里、歷史名城、故事傳說和文化賣點而搞衣冠塚,飛來峰等擴大旅游知名度,而,我們卻大方的不在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