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一般都是四個字的, 我們司空見慣了。 不過,不知道并不代表不存在, 有些成語竟然是三個字的, 而且和咱們也是“老熟人”, 看來得重新認(rèn)識它們了~~ 阿堵物 出處:《世說新語》:王夷甫雅尚玄遠(yuǎn),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字。婦欲試之,令婢以錢繞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 釋義:代指錢,含貶義。 閉門羹 出處: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一:“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釋義:主人拒絕客人進(jìn)門叫做“讓客人吃閉門羹”。 半瓶醋 出處:元雜劇《司馬相如題橋記》:“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讀幾句書,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span> 釋義:指介于懂與不懂之間,且喜歡炫耀。 長舌婦 出處:《詩經(jīng)·大雅·瞻卬》:“婦有長舌,維厲之階。' 釋義:指愛扯閑話、搬弄是非的人;在背后對別人說三道四的人;一點小事就當(dāng)大肆宣傳的人,這些都是令人極為反感的人。 丑八怪 出處:源于“揚(yáng)州八怪”。指的是趣味相投畫風(fēng)相似的一批人,他們是:鄭燮、金農(nóng)、汪士慎、羅聘、李蟮、高翔、黃慎、李方膺、高鳳翰、華巖、閔貞、邊壽民、陳撰、楊法、李勉等人,這些人在當(dāng)時所謂的正統(tǒng)畫派眼里一是做人不合時宜、我行我素,二是作畫我從我法、推陳出新。所以被蔑成為“丑八怪”。 釋義:用以形容外貌丑陋的人。 打擂臺 出處:元·高文秀《黑旋風(fēng)》第一折:“那泰安山神州廟,有一等打擂臺賭本事的,要人廝打?!?/span> 釋義:比喻應(yīng)戰(zhàn)。 單相思 出處:明·高濂《玉簪記·村郎鬧會》:“只見些花落東風(fēng)點綠苔,佩環(huán)聲,歸仙宅,單相思今空害?!?/span> 釋義:男女之間只有單方面的愛戀思慕,若對方一直不回應(yīng),則只會以痛苦收場。也比喻雙方中只有一方有愿望或熱情。 東方騎 出處:唐·褚亮《燭花》詩:“言是東方騎,來尋南陌車?!?/span> 釋義:指女子的如意郎君,也泛指身份煊赫者。 蠹書蟲 出處:唐·韓愈《雜詩》:“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釋義:蛀書的蟲子,比喻讀死書的人。 耳邊風(fēng) 出處:唐·杜荀鶴《贈題兜率寺閑上人院》詩:“百歲有涯頭上雪,萬般無染耳邊風(fēng)?!?/span> 釋義: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又作“耳旁風(fēng)”。 風(fēng)木嘆 出處:宋·陸游《焚黃》:“早歲已形風(fēng)木嘆,余生永廢《蓼莪》詩?!?/span> 釋義:因父母亡故,不能奉養(yǎng),指喪父母的悲傷?!对娊?jīng)·蓼莪》是一首悼念父母的祭歌。 附驥尾 出處:漢·王褒《四子講德論》:“附驥尾則涉千里,攀鴻翮則翔四海。” 釋義:附著在千里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別人而成名,常作謙詞。 刮地皮 出處:《新唐書·程日華傳》:“馬瘠士饑死,刺史不棄毫發(fā)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span> 釋義:比喻貪官污吏千方百計地搜刮人民的財產(chǎn)。 解人頤 出處:《漢書·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span> 釋義:笑掉人的下巴頦兒,形容人開懷大笑。 落湯雞 出處:明·天然智叟《石頭點》第六回:“止子小船身一旺,立勿定,落湯雞子浴風(fēng)波?!?/span> 釋義:比喻落水或渾身濕透的人。 莫須有 出處:《宋史·岳飛傳》:“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釋義:原意是也許有吧,后指憑空捏造。 鳥獸散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李陵傳》:“今無兵復(fù)戰(zhàn),天明坐受縛矣;各鳥獸散,猶有得脫報天子者?!?/span> 釋義:形容成群的人像鳥獸逃散一樣紛亂地散去(多形容敵人潰逃)。 飄飄然 出處:唐·李復(fù)言《續(xù)玄怪錄·裴湛》:“神清氣爽,飄飄然有凌云之意?!?/span> 釋義:由于迷戀某人或懷有極大的驕傲自大情緒而感到輕飄飄。 忘形交 出處:《新唐書·孟郊傳》:“孟郊者,字東野,湖州武康人。少隱嵩山,性介,少諧合。愈一見,為忘形交?!?/span> 釋義:不拘身份、形跡的知心朋友。 五里霧 出處:《后漢書·張楷傳》:“性好道術(shù),能作五里霧?!?/span> 釋義: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的境界。 安樂窩 出處:宋·邵雍《無名公傳》:“所寢之室謂之安樂窩,不求過美,惟求冬暖夏涼?!?/span> 釋義:泛指安靜舒適的住處。 惡作劇 出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盜俠》:“僧初若不覺,凡五發(fā)中之,僧始捫中處,徐曰:‘郎君莫惡作劇?!?/span> 釋義:捉弄人的使人難堪的行動。 寄生蟲 出處:王朔《許爺》:“哪怕什么都不干,把錢買了債券,也可以當(dāng)一輩子舒舒服服的寄生蟲。” 釋義:寄生在別的生物體上的動物。比喻有勞動能力而不勞動而靠別人為生的人。 鬼門關(guān)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95回:“那知越吃越離‘鬼門關(guān)’近,這樣治病,無怪又生出斗毆的事來?!?/span> 釋義:迷信傳說中的陰陽交界的關(guān)口,比喻兇險的地方。 擺架子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5回:“林之洋道:‘他果另眼相看,俺更要擺架子說大話了?!?/span> 釋義:指自高自大、裝腔作勢。 不倒翁 出處:清·趙翼《陔余叢考》第三十三卷:“兒童嬉戲有不倒翁,糊紙作醉漢狀,虛其中而實其底,雖按捺旋轉(zhuǎn)不倒也?!?/span> 釋義: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輕下重,扳倒后自己能豎立起來?,F(xiàn)多用于諷刺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 鬼畫符 出處: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萬古文章有坦途,縱橫誰似玉川盧?真書不入今人眼,兒輩從教鬼畫符?!?/span> 釋義:好像鬼畫的咒語,胡亂涂抹。比喻潦草難認(rèn)的字跡;也比喻烏七八糟不知在搞什么。 叫花子 出處:元·代戲劇家張國賓《合汗衫》:“我繞著他后巷前街,叫化些剩湯和這殘菜?!鼻濉Ⅸ槨独蠚堄斡浝m(xù)集遺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沒衣服,比要飯的叫花子總強(qiáng)點,就算那間廚房旁邊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沒有什么不可以的?!?/span> 釋義:這里,“叫化”是一個動詞,漸漸地,人們將叫化剩湯殘飯的人稱為是叫花子,即乞丐。 口頭禪 出處:宋·王楙《臨終詩》:“平生不學(xué)口頭禪,腳踏實地性虛天?!?/span> 釋義:原指和尚常說的禪語或佛號?,F(xiàn)指經(jīng)常掛在口頭上而無實際意義的詞句。 美人計 出處:丁寅生《孔子演義》第75回:“野人聞言不信,以為大王乃英明之主,雄長東南,霸業(yè)方成,豈有識不破仇人所獻(xiàn)的美人計,甘受蠱惑之理呢!” 釋義:三十六計之一,用美人引誘敵人上當(dāng)。 書呆子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40回:“老夫素日常聽人說,讀書人每每讀到后來入了魔境,要變成‘書呆子’?!?/span> 釋義:指只知讀死書而缺乏實踐知識的人。 你還知道哪些三個字的成語? 歡迎在留言區(qū)分享喲~ 內(nèi)容主要來自詩詞世界 人民文化 | rmrbwhcm 總策劃 | 李杉 責(zé)編 | 王新夢 校審 | 嚴(yán)曉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