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庭大腺炎(bartholinitis)是前庭大腺的炎癥。前庭大腺位于兩側大陰唇下1/3深部,其直徑約為0.5-1.Ocm,它們的出口腺管長約1,5-2.Ocm,腺體開口處位于小陰唇內側近處女膜處。在性交的刺激下,分泌出粘液,以資滑潤。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病原體易侵入引起前庭大腺炎。 [病因病機] 該病一般發(fā)生于生育年齡婦女,主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腸球菌、淋球菌及厭氧菌等,近年來,淋球菌所致前庭大腺炎有明顯增高趨勢。 [臨床表現(xiàn)] 本病常為混合感染,急性炎癥發(fā)作時,細菌先侵犯腺管,腺管口因炎癥腫脹阻塞,滲出物不能排出可形成膿腫。前庭大腺炎可分為三種類型:前庭大腺導管炎,前庭大腺膿腫和前庭大腺囊腫。 1.前庭大腺導管炎 初期感染階段多為導管炎,局部紅腫、疼痛及性交痛,檢查可見患側前庭大腺開口處呈白色小點,有明顯觸痛。 2.前庭大腺膿腫(Bartholinabscess) 導管開口處閉塞,膿性分泌物不能排出,細菌在腺體內大量繁殖,積聚于導管及腺體中,逐漸擴大形成前庭大腺膿腫。患者訴患側外陰部腫脹,疼痛劇烈,甚至發(fā)生排尿痛,步行困難。檢查時患側外陰紅腫熱痛,捫及該側有腫塊,如已形成膿腫,則可觸知腫塊有波動感,觸痛明顯,多為單側,膿腫大小為3-6cra直徑,皮膚變薄,膿腫繼續(xù)增大,可自行破潰,癥狀隨之減輕,若破口小,膿液引流不暢,癥狀可反復發(fā)作。全身癥狀有發(fā)熱,白細胞計數(shù)增高,患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 3.前庭大腺囊腫(Bartholincyst) 炎癥急性期后,膿液被吸收,腺體內的液體被粘液代替,成為前庭大腺囊腫。也有部分病人的囊腫不是因為感染引起,而是因為分娩過程中,會陰側切時,將腺管切斷,腺體內的液體無法排出,長期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引起前庭大腺囊腫。囊性腫物小時,患者多無癥狀,腫物增大后,外陰患側腫大。檢查時見外陰患側腫大,可觸及囊性腫物,與皮膚有粘連,該側小陰唇被展平,陰道口被擠向健側,囊腫較大時可有局部腫脹感及性交不適,如果不及時治療,一旦合并細菌感染,又會引起前庭大腺膿腫。也有的病人是因為前次治療不徹底,以后機體抵抗力降低時,細菌乘機大量繁殖,又形成新的膿腫。這個過程可以多次反復,形成惡性循環(huán)。 [診斷方法] 大陰唇下1/3部位發(fā)生紅、腫、硬結,觸痛明顯,甚至行走困難,就應該考慮前庭大腺炎。一般為單側,與外陰皮膚有粘連或無粘連,可自其開口部壓擠出的分泌物作病原微生物檢查及抗生素的敏感試驗。根據腫塊的部位、外形、有無急性炎癥等特點,一般都可確診。必要時可以穿刺進行診斷,膿腫抽出來的是膿液,而囊腫抽出來的是漿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