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chuàng):dushetv) 國漫崛起~~ 這句話,Sir是不敢喊了。 一兩年前,當(dāng)Sir突然被一部國漫驚艷,會如此興奮地感嘆。 但現(xiàn)在不說了。 不是因為國漫不行,而是當(dāng)驚艷次數(shù)變多,又捧著一部作品大喊“國漫崛起”,就有點好笑。 所以今天,Sir更傾向于說: 每一部優(yōu)秀國漫,都有自己的性格。 有的接地氣、有的國際范。 有的穿著破爛,眼神銳利;有的細(xì)雕朽木,內(nèi)心虔誠。 沒錯,今天,Sir又認(rèn)識一位不凡的角色,要介紹給你們—— 《西行紀(jì)》對它,Sir的感覺是: 硬。 先提一下動畫的片頭。 灰白的蠟像人物,鏡頭和光影轉(zhuǎn)動,形體始終保持靜態(tài)。 角色眾多,每個都造型獨特,面目或猙獰或邪魅,給人一種分庭抗禮的人物群像感。 針鋒相對,氣勢如虹。 眼尖的人可能發(fā)現(xiàn)了,這個片頭借鑒了《復(fù)仇者聯(lián)盟2》片尾和《西部世界》片頭。 《復(fù)仇者聯(lián)盟2》《西部世界》 模仿可以,但模仿的底線是啥? 你得有自己的私貨。 《西行紀(jì)》有——畫質(zhì)過硬。 它是香港漫畫作者鄭健和、鄧志輝的作品,本身就極為硬核。 畫風(fēng)精細(xì)、猛烈。 而制作成動畫后,適應(yīng)了3D,質(zhì)感更強了。 寸頭的毛路、水滴的流散痕跡、皮膚上的皺褶。 是不是嘆為觀止?值得細(xì)看N遍。 女主角也一樣,不僅美,還美得有國味,有態(tài)度。 光有好看的皮囊還不夠,故事也得有私貨—— 它改編自名著《西游記》……這么說好像等于沒說……所以—— 它還要進(jìn)行當(dāng)下最流行的加工、改造和顛覆。 現(xiàn)在最流行的西游模式是怎樣的? 暗黑西游。 故事的設(shè)定從“西游記后”開始—— 唐僧一行,從西天取回了“奇經(jīng)”(沒寫錯,不是“真經(jīng)”),三界非但沒有變好,反而大亂。 諸多大神勢力拼命爭奪奇經(jīng),人間也漸漸妖魔橫行。 “西游記”沒有消除仇恨,反倒催化了貪婪。 16年后,一匹狼(沒錯,主角不是猴兒了)在機緣巧合下拿到了奇經(jīng),決定重新找到唐僧一行人,回到西天極樂,歸還奇經(jīng)。 不是取經(jīng),而是還經(jīng),有意思。 當(dāng)故事的講述跳躍到了新層面,于是每個人設(shè)也都有了不同于原著的暗黑味道。 比方說土地公公。 不再是慈眉善目的老爺爺,而是真的臟不拉幾的“土地”。
脖子是樹根、腦袋是石頭、皺紋是青苔,頭頂還插著紅傘……嗯,是蘑菇。 性格懦弱得不行,每次聽說天宮來人,都要立即縮到地下去。 在關(guān)鍵時候又會偷偷跑出來,給主角塞錢(因為他是土地,經(jīng)常撿到錢)。 二郎神,變成了一個追求力量的暴戾之徒,分不清黑白,崇尚拳頭即正義。 在《西行紀(jì)》開場,他就發(fā)動了一場戰(zhàn)爭,殺光了一山的龍族,自己還親手?jǐn)叵铝她埻醯念^。 觀音? 這個顛覆最大,直接就設(shè)定為壞人,而且,簡直壞到爆。 我們所知的觀音,本沒有男女性別之分——《西行紀(jì)》的殺心觀音,借此演變,成了“不男不女”的邪魅。
粉紅頭發(fā)、唇彩、還有飄揚的粉絲帶 而這些,都不算前8集最出彩的角色。 哈哈,最離奇的是他—— 硬漢唐僧。
唐三藏不再像原著那樣,年紀(jì)輕輕,平和迂腐,禁欲到有點無聊。 而是一個有血有肉、也有心結(jié)的滄桑糙中年。 怒了會爆粗(還很能打)。
怕了會捶墻。
慫了時,還會抱著錢跑掉。
有man、有萌,有世俗。 對,還有喪——因為理想破滅,整個人變頹廢,就在長安城開了間酒樓,醉生夢死(原著里更夸張……開了間妓院)。 不過,當(dāng)他情緒過激時,心里又會蹦出一個想象的孫悟空,擋住他的暴力。
這里的唐僧開始是頹廢的,他習(xí)慣逃避,習(xí)慣冷漠,自己越來越疲累,也越來越憤怒。當(dāng)主角請求他重出山門時,他拒絕了,還想縮回去。 但這時,奇經(jīng)出現(xiàn)了。 (是的,奇經(jīng)不只是道具,還是個角色……) 她只用一句話,就點化了他——
看到這,相信很多觀眾都很受用,Sir也一樣。 西游記的各種衍生品,都在說,要造福社會,要無私奉獻(xiàn),要服務(wù)集體…… 那些當(dāng)然很對,但缺少一個辯證過程叫: 當(dāng)一個人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又如何能夠解決集體的問題? 對于《西行紀(jì)》來說,同樣的道理應(yīng)該是這么說: 不揮過拳,怎么知道如何收拳; 沒灑過淚,怎么知道如何克制淚。 在原著漫畫中,唐僧決定還經(jīng)前,還有一個念頭:
從神,到人。 從出世后的信仰,回歸入世時的體驗。 ?這種帶有煙火氣的血肉魅力,與漫威系列一樣,都貼近了現(xiàn)代人對凡人英雄的要求。 對了,前面還說到了故事的內(nèi)核,“還經(jīng)”。 為什么要還? 是不是人類變了? 曾經(jīng)我們?nèi)〗?jīng),是因為太愚昧,太貧苦,想知道如何活得更好; 如今我們還經(jīng),是因為太精明、浮躁、放縱……我們有太多“活得好”的答案,卻一個也不相信。 但Sir不得不說點實話:《西行紀(jì)》本身也有“矯枉過正”的嫌疑。 前面說到,硬是一種性格——它有好,也有不好。 當(dāng)硬過了頭,就會“僵”。 《西行紀(jì)》的動畫制作,硬要貼合3D,于是,在國內(nèi)3D技術(shù)仍有不足的情況下,人物的動作不流暢,有點僵。
臺詞也老被人詬病,硬到尬。
彈幕都在罵臺詞 大喘氣,時時矯情。 更不用說,一集15分鐘,片頭片尾就有7分鐘…… 原著也不乏這樣的問題—— 硬要呈現(xiàn)炫酷的畫面、華麗的打斗,相對地,情節(jié)走馬觀花,做不好情感堆砌…… 總體來說,《西行紀(jì)》是年輕人的一場狂歡。 它暴力、中二,有對“個性”的強調(diào),也有對權(quán)威的藐視。 它好,因為它對壓抑的生活,伸出了中指。 豎中指,是一件很帥氣的動作,但也是一個最艱辛的動作。 說俗點就是,裝逼容易后面難。 給年輕人看的東西,不代表就可以浮于表面,它一樣需要年輕的靈魂。 就像里程碑式的動漫《進(jìn)擊的巨人》。 它的第一句臺詞,類似《百年孤獨》的開場句式(在文學(xué)界那也是一個被反復(fù)模仿的超級句式),始終被粉絲津津樂道:
為什么他們記住了這句話? 因為觀眾中二嗎? 錯,因為這個“中指”,太意味深長。 它嫁接了二次元和現(xiàn)實的橋梁,勾引了觀眾的憤懣感,即使年紀(jì)輕閱歷淺說不清,只是隱隱地察覺到,也會不自覺地喃喃重復(fù),開枝散葉地傳播開。 這就是超級作品的“病毒”。 而且是三觀很正、不走邪路的病毒。 《西行紀(jì)》現(xiàn)在才放出8集,它能為這個中指做多少,決定了身為一部國漫,究竟能走多遠(yuǎn)。 我們拭目以待。 開場硬,pose正,還能從頭到尾不腎虛。 對國漫而言,這才是作品最終的競爭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