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南歌子 《南歌子》原唐玄宗時(shí)教坊曲名(以下簡稱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隋唐以來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義,大體屬于小曲。調(diào)名本自漢張衡《南都賦》:“坐南歌兮起鄭舞”句,取淳于棼事①。此詞曲調(diào)本屬南音,故名《南歌子》。 《南歌子》又名《南柯子》、《春宵曲》、《恨春宵》、《風(fēng)蝶令》、《望秦川》、《水晶簾》、《碧窗夢》、《十愛詞》,《金奩集》入“仙呂宮”,廿六字,三平韻。例用對句起。 此詞有單調(diào)、雙調(diào)。單調(diào)者,始自溫庭筠詞,單調(diào)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韻,詞有“恨春宵”句,故名《春宵曲》、《恨春宵》。張泌詞單調(diào)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韻,詞有“高卷水晶簾額”句,故又名《水晶簾》。又有“驚破碧窗殘夢”句,名《碧窗夢》。鄭子聃有《我愛沂陽好》詞十首,更名《十愛詞》。唐人另有《南歌子詞》,單調(diào)廿字,平韻,即五絕,與此調(diào)不同。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謂之“雙調(diào)”,首二句對偶,與平起五律頸聯(lián)相同。雙調(diào)者有平韻仄韻兩體,平韻者,始自毛熙震詞,周邦彥、楊無咎、僧揮五十四字體,無名氏五十三字體,俱本詞添字。仄韻者,始自《樂府雅詞》,惟石孝友詞最為諧婉。周邦彥詞,名《南柯子》。程垓詞,名《望秦川》。田不伐詞,有“簾風(fēng)不動蝶交飛”句,名《風(fēng)蝶令》。 【定格】單調(diào)廿六字,四句三平韻 【例詞】南歌子·柳色遮樓暗 [唐]張泌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柳色遮樓暗,桐花落砌香[1]。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畫堂開處晚風(fēng)涼,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高卷水精簾額襯斜陽[2]。 【詞牌說明】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骸唬豪鲗ε迹弧肌剑豪鳢B韻。下同。 【詞句注釋】[1]砌:臺階。 [2]水精:即水晶,光亮透明的物體。水精簾:透明精致的珠簾。 【例詞2】 南歌子·錦薦紅鸂鶒 [唐]張泌錦薦紅鸂鶒[1],羅衣繡鳳凰。綺疏飄雪北風(fēng)狂[2],簾幕晝垂無事郁金香[3]。 【詞句注釋】[1]薦:墊席。《楚辭·九嘆·逢紛》:“薛荔飾而陸離薦兮”。鸂鶒(xī chì)亦作“鸂鶆”,水鳥名。形大于鴛鴦,頭有纓,尾羽上翹如船舵,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稱紫鴛鴦。 [2]綺疏(qǐ shū):亦作“綺疎”,指雕刻成空心花紋的窗戶。綺:本指彩綢,這里喻自然界的萬紫千紅之景。 [3]郁金香:草名?!短茣罚骸柏懹^二十一年,伽國獻(xiàn)郁金香?!睋?jù)說此草可以制酒,也可作染料。李白《客中行》:“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這里是指室內(nèi)充滿郁金香美酒的香氣。 【雙調(diào)】用定格重填一片即成為雙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片各四句、三平韻。 【例詞】南歌子[北宋]蘇軾 『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雨暗初疑夜,風(fēng)回便報(bào)晴。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淡云斜照著山明,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細(xì)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卯酒[1]醒還困,仙村夢不成。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藍(lán)橋[2]何處覓云英?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詞句注釋】[1]卯[mǎo]:十二時(shí)之一,今五時(shí)至七時(shí)。卯酒:卯時(shí)所飲之酒,即早晨喝的酒。 [2]藍(lán)橋:謂秀才裴航于藍(lán)橋會仙女云英事。唐裴铏《傳奇·裴航》云:長慶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漢。同行樊夫人,國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與詩曰:“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藍(lán)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后經(jīng)藍(lán)橋驛側(cè)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漿而飲,會云英,以玉杵臼為禮,結(jié)為連理。方知云英為仙女、樊夫人則云英之姐也。藍(lán)橋,今陜西省藍(lán)田縣西南藍(lán)溪之上。 南歌子·惹恨還添恨 [唐]毛熙震 惹恨還添恨,牽腸即斷腸。凝情不語一枝芳。獨(dú)映畫簾閑立繡衣香。 暗想為云女,應(yīng)憐傅粉郎。晚來輕步出閨房。髻慢釵橫無力縱猖狂。 【注】雙調(diào)詞分兩段,一段叫“一片”,片也就是“遍”,是音樂已奏了一遍的意思。樂曲的休止或終結(jié)叫“闋”,所以片又叫闋。雙調(diào)詞通常稱第一段為上片或上闋、前闋,第二段為下片或下闋、后闋。 上下闕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此詞前后兩闕句式完全相同。第四句是九字句,往往是上三下六,或上四下五,須蟬聯(lián)不斷,可逗不可句。詞中此等句法最多,可以類推。如此詞兩闕,俱作上六下三句讀,宋詞本此填者甚多。蘇軾詞“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此樂無聲無味、最難名”,秦觀詞“天外不知音耗、百般猜”、“只恐又拋人去、幾時(shí)來”,正與此同。 【別格一】單調(diào)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韻 【例詞】南歌子·手里金鸚鵡 [唐]溫庭筠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手里金鸚鵡,胸前繡鳳凰。 平仄仄平平(韻), 偷眼暗形相, 仄平平仄仄(讀)仄平平(韻) 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此格與定格相比,第三句五字,第四句五字,共少三字,形式上是在一首五言絕句的結(jié)尾加上一個(gè)三字句?!咀ⅰ繙赝ン拊~共七首(此處只有六首),平仄如一,填者宜遵之。 溫庭筠《南歌子》 (其一)轉(zhuǎn)盼如波眼(1),娉婷似柳腰(2)?;ɡ锇迪嗾?3),憶君腸欲斷,恨春宵。 (其二)倭墮低梳髻(4),連娟細(xì)掃眉(5)。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shí)。 (其三)手里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偷眼暗形相(6),不如從嫁與(7),作鴛鴦。 (其四)似帶如絲柳(8),團(tuán)酥握雪花(9)。簾卷玉鉤斜(10),九衢塵欲暮,逐香車(11)。 (其五)撲蕊添黃子(12),呵花滿翠鬟(13)鴛枕映屏山(14),月明三五夜(15),對芳顏(16)。 (其六)懶拂鴛鴦?wù)?,休縫翡翠裙,羅帳罷爐熏(17)。近來心更切,為思君。 【詞句注釋】(1)轉(zhuǎn)盼句:寫眼光流盼如秋波般清澈、閃耀。轉(zhuǎn)盼:目光左右地掃視。 (2)娉婷(píng tíng):形容女子姿態(tài)秀美,亦借指美人。辛延年《羽林郎》:“不意金吾子,娉婷過我廬?!焙髞矶嘤糜谥笅D女。 (3)暗相招,偷偷地相互打招呼,這里指幽會。 (4)倭墮(wō duò):古代婦女的發(fā)髻名。 (5)連娟:亦作“聯(lián)娟”,眉彎而纖細(xì)?!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有“長眉連娟”。 (6)暗形相:暗中打量。 (7)從嫁與:就這樣嫁給他。 (8)“似帶”句:意思是女子的腰,好像柳一樣苗條。據(jù)《南歌子》首句一般的語法結(jié)構(gòu),“似帶”、“如絲”都是形容柳的,即像帶子像絲線一般的垂柳。這里以柳代女子之腰。 (9)“團(tuán)酥”句:寫女子的手臉白嫩,如雪如酥。酥:凝固的油脂,形容豐潤柔嫩。握雪花:形容手上也著脂粉,如握雪花之潔白。 (10)“簾卷”句:玉鉤斜掛卷簾。 (11)“九衢”二句:意思是繁華的道路口來來往往的車馬,灰塵彌漫。時(shí)臨暮色,男子的心,還留連著那輛華麗的車子。衢(qú,音渠):四通八達(dá)的道路口?!稜栄拧罚骸八倪_(dá)謂之衢?!毕丬嚕喝A貴的車馬。盧照鄰《長安古意》:“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逼呦丬嚲褪嵌喾N香料涂飾的華貴車子。 (12)“撲蕊”句:取花蕊以增額黃之色而飾容貌。古人制取化妝品,多取材于自然,因而將黃色的花粉作為額黃妝的飾品。蕊(ruǐ):花蕊。添:補(bǔ)妝的意思。黃子:即額黃,指面妝飾,古婦女額間點(diǎn)黃。又,古婦女掩面用的花靨飾之。 (13)“呵花”句:吹花后把花滿戴于發(fā)髻之上。呵花:用口吹吹花朵,寫戴花的動作。翠鬟:年輕女子環(huán)形的發(fā)式。翠,形容發(fā)色光潤青黑?!昂腔ā迸c“滿翠鬟”為連貫動作,謂女子輕輕吹去鮮花上微沾的露水,然后將花細(xì)心地插滿整個(gè)環(huán)形的發(fā)髻。 (14)“鴛枕”句:鴛鴦繡枕與枕前屏風(fēng)上的山色相輝映。 (15)“月明”句:正是十五月圓之夜,月色格外明朗。 (16)對芳顏:意思是男子欣賞著姑娘美麗的容顏。 (17)“懶拂”三句:懶得去抹拭鴛鴦?wù)砩系幕覊m,也不去綴縫裂開了的翡翠裙,羅帳里也不再燃香爐熏烤。翡翠裙:繡有翡翠鳥的裙子,與第一句“鴛鴦?wù)怼睂ξ摹A_帳罷爐熏:不再以爐香熏暖羅帳。罷:停止。熏:古時(shí)圍爐燃香料,熏烤衣服和被帳等物,取其香暖。 【雙調(diào)別格一】雙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片各四句三平韻?!纠~】南歌子·新開池戲作[南宋]辛棄疾仄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平(韻)。 散發(fā)披襟處,浮瓜沈李時(shí)。 平平平仄仄平平(韻)。 涓涓流水細(xì)侵階。 仄仄平平(讀)仄仄仄平平(韻)。 鑿個(gè)池兒喚個(gè)月兒來。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韻) 畫棟頻搖動,紅蕖盡倒開。 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斗勻紅粉照香腮。 仄仄平平(讀)仄仄仄平平(韻) 有個(gè)人兒把個(gè)鏡兒猜。 【注】此詞前后兩結(jié)句,俱上作四字一讀,下作五字一句,與毛詞小異。宋詞如此填者甚多,趙師俠詞“喚渡沙頭、款款話離情”、“一片瀟湘、真?zhèn)€畫難成”,范成大詞“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正與此同。 【雙調(diào)別格二】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后片各四句、三平韻。 【例詞】南歌子 無名氏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韻)。 夕露沾芳草,斜陽帶遠(yuǎn)村。 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幾聲殘角起譙門。 平仄平平(讀)平仄仄平平(韻) 撩亂棲鴉飛舞鬧黃昏。 平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韻)。 天共高城遠(yuǎn),香余繡被溫憐。 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客程常是可銷魂。 仄仄平平平(讀)平仄仄平平(韻)。 怎向人心頭,橫著個(gè)人人。 【雙調(diào)別格三】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句、三平韻。 【例詞】南歌子 [北宋]周邦彥 中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韻)。 膩頸凝酥白,輕衫淡粉紅。 中平平仄仄平平(韻)。 碧油涼氣透簾櫳。 中仄中平平仄(讀)中仄平平(韻)。 指點(diǎn)庭花低映云母屏風(fēng)。 中仄平平仄(讀),平平仄仄平(韻)。 恨逐瑤琴寫,書勞玉指封。 中平平仄仄平平(韻)。 等閑贏得瘦儀容。 中仄中平平仄(讀)中仄平平(韻)。 何事不教云雨略下巫峰。 【注】此詞前后兩結(jié)俱上六下四句法,較毛詞各多一字。按僧揮詞起句“金甃蟠龍尾”,“金”字平聲。第三句“涼生宮殿不因秋”,“涼”字平聲。第四句“門外莫尋塵世、卷地江流”,“門”字平聲,“莫”字、“卷”字俱仄聲。又楊無咎詞后段起句“羅綺紛香陌”,“羅”字平聲。結(jié)句“借問謫仙何在,今為誰明”,“借”字仄聲,“今”字平聲。又一首后段第三句“蓬仙應(yīng)是隱鰲頭”,“蓬”字平聲。結(jié)句“誰道于今雙鬢、猶自淹留”,“于”字平聲。 【雙調(diào)別格四】雙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片各四句、三仄韻。 【例詞】石孝友《南歌子·春淺梅紅小》平中平中仄(句),平平中仄仄(韻)。 春淺梅紅小,山寒嵐翠薄。 平平平仄仄平仄(韻)。 斜風(fēng)吹雨入簾幕。 仄仄平平(讀)平仄仄平仄(韻)。 夢覺西樓嗚咽數(shù)聲角。 平仄平中中(句),仄平中仄仄(韻)。 歌酒工夫懶,別離情緒惡。 中平平仄仄平仄(韻)。 斜風(fēng)吹雨入簾幕。 仄仄中平(逗)平仄仄平仄(韻)。 若比那回,相見更消削。 【注】此詞用仄韻,其字句與毛錫震平韻詞同。按宋沈伯時(shí)《樂府指迷》“論平聲字可以入聲替”,如此詞本平聲韻,今更入聲韻是也。曾慥《樂府雅詞》錄無名氏詞亦入聲韻,前段“閣兒雖不大,都無半點(diǎn)俗。窗兒根底數(shù)竿竹。畫展江南山景、兩三幅?!焙蠖巍耙投愊悖懫坎迥劬?。翛然無事凈心目,共那人人、相對弈棋局。”其前后段起二句平仄微拗,不若此詞諧婉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