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孔子學堂原創(chuàng)文章 轉載請授權 圖源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在古人“天人合一”的觀念里,人的兩只手,代表陰陽;每只手5個手指,代表五行;拇指分2節(jié),雙手共4節(jié),代表四方、四季;其余4指分三節(jié),代表每年4季各3個月,一共12個月,雙手8個手指共24節(jié),對應24節(jié)氣;雙手的10個手指,一共28節(jié),對應天上28星宿。
《黃帝內(nèi)經(jīng)》里說,人體是“法于陰陽,合于術數(shù)”。
兩手分陰陽,因此,看手相有個“男左女右”的原則,男子以左手為主,女子以右手為主。
手上的指紋也分陰陽,有兩大基本類型:渦紋、流紋。渦紋為陽,流紋為陰。
如果手指頭的指紋是整個兒的一個閉合的圈圈,就是渦紋,俗稱為“斗”;如果不是閉合的圈圈,而是像馬蹄狀,就是流紋,俗稱為“簸箕”。
斗,是過去用來盛放糧食的容器,代表得到;簸箕,是以前用來揚米去糠的器具,代表付出。
古人認為,“斗”比“簸箕”好,《相理衡真》里說,“十指上有旋螺者榮貴,旁瀉如篣筐者破敗”,旋螺就是“斗”,篣筐就是“簸箕”。
民間也有類似說法,比如“手上沒有斗和旋,沒命聚下財和錢”“十指簸箕沒有斗,只朝外簸沒處裝”等等。
過去把一個人“斗”的多少與他擁有的財富密切相關,有流傳很廣的口訣:“一斗窮,二斗富,三斗四斗賣豆腐,五斗六斗開當鋪,七斗八斗把官做,九斗十斗享清?!?。
其實,這些民間說法都來自生活經(jīng)驗,不可能完全是胡說八道。
研究表明,指紋來自遺傳,終身不變,包含著豐富的基因信息,并且和大腦存在著一定的關聯(lián)。
現(xiàn)代指紋學,除了上面提到的斗型紋(斗)、箕型紋(簸箕)之外,又增加了弓型紋,成為指紋分類的三大類型。
弓型紋,線條簡單,由若干根平行、彎曲的弧形線構成,形狀像是弓(弧形紋)或者帳篷(帳形紋)。
弓型紋比較少見,多出現(xiàn)在體力勞動者手上,在黑人中最多見。
從“弓”到“簸箕”,再到“斗”,是指紋進化的結果,結構越來越復雜,代表著智商也越高。
一般來說,“斗”多的人想象力豐富,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也比較好。
左撇子,通常被認為聰明,他們手指上的“斗”就比一般人復雜。
研究發(fā)現(xiàn),十指都是“斗”的人,在做普通工作時,顯得游刃有余,反應機敏,而對高強度的艱難任務則會喪失斗志,所謂“十斗享清?!边€是有點道理的。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斗”多的人管理能力較強,“簸箕”多的人執(zhí)行力較強,由此又把斗型紋稱之為“君紋”,箕型紋稱之為“臣紋”。
男人手上不能缺君紋,女人手上不能缺臣紋,民間有“男子十螺(斗)中狀元,女子十箕吃田莊”的說法。
男子兩手十個“斗”,叫做乾紋;女子兩手十個“簸箕”,叫做坤紋。
傳說,這兩種手相的人是天作之合,是最好的姻緣。
中國人的斗型紋最多,幾乎占了一半;箕型紋僅次于斗型的出現(xiàn)率,居第二位;弓型紋最少,居于末位。難怪都說中國人聰明。
斗型紋(斗)在男子的手上多見,箕型紋(簸箕)在女子的手上多見。
女性與男性相比,指紋出現(xiàn)弓型紋的頻率更高,“女人頭發(fā)長,見識短”,也許還是有點歪理的。
指紋中最復雜的是雙簸箕紋,屬于斗型紋中的一種,專業(yè)名稱叫“雙箕斗紋”,古人稱之為“藝紋”。
雙簸箕紋,結構最復雜,由兩個“簸箕”銜接而成,有兩個開口,很像太極圖中的陰陽魚。
雙簸箕紋很少見,被認為是天才指紋,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它的出現(xiàn)是智力優(yōu)良的皮紋標志之一。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優(yōu)秀運動員和高智力人群的指端,雙簸箕紋的出現(xiàn)率明顯高于普通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