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濃關張終仗義,心誠臥龍不負才。劉備一生戎馬只為匡扶漢室,拯救天下,斬盡謀反叛逆之人,劉備之所以能在三國中有一席之地,除了有關張得力的助手,更有無所不能的軍事諸葛亮。桃園三結(jié)義為世人流傳佳話,劉關張義結(jié)生死,共赴國難,讓人敬佩。尤其的關羽的忠義勇猛更是舉世無雙。關羽曾虎牢關溫酒斬華雄,威震天下,白馬坡斬顏良文丑,舉國震驚,后來為了追隨劉備又過五關斬六將,其忠義之心為天下人稱贊。劉備取得荊州后,也很放心的讓關羽鎮(zhèn)守,關羽守荊州曹操不敢南視,孫權不敢西顧,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劉備除了關羽,更有神機軍事諸葛亮,通天徹地無所不能,排兵布陣神鬼莫測。無論是火山新野、草船借箭還是巧奪荊州,都成為千古傳誦的佳話。劉備得到這兩個助手可謂如魚得水,然而倘若關羽不曾失荊州,劉備不曾有夷陵之戰(zhàn),而是順利的戰(zhàn)勝曹操吞并天下,并且劉備效仿高祖斬殺功臣,第一個殺的是諸葛亮還是關羽?筆者認為劉備第一個殺的人是關羽,以下做簡要分析。 首先分析為何不殺諸葛亮。其一諸葛亮是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況且諸葛亮一直跟隨劉備左右,劉備只要控制好軍權,諸葛亮就不可能謀反,不會產(chǎn)生威脅。其二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對諸葛亮又知遇之恩,諸葛亮在蜀國只有聽從劉備的安排才會得人心??梢哉f諸葛亮在蜀軍中的威望,都是劉備給的。其三諸葛亮為劉備出謀劃策,有充當蜀國的大管家,對于治理國家頒布新政,都有很大的作用,劉備不想失去這樣一個治理國家的人才。 其次分析劉備第一個殺的為何是關羽。 其一關羽在劉備稱帝后必然割據(jù)一方。關羽能征善戰(zhàn),是不可多得的帥才,關鍵是關羽樊城之戰(zhàn)已經(jīng)威震華夏。關羽一直鎮(zhèn)守荊州,不曾有失,荊州是全國發(fā)達地區(qū),劉備稱帝后,關羽仍然會被封為荊州牧。荊州用兵五十萬,而且水軍英勇善戰(zhàn),步兵彪悍異常,荊州天府之國,物產(chǎn)豐饒,關羽坐擁荊州,虎視眈眈,以關羽的能力和威望,完全可以發(fā)動一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劉備在時尚可鎮(zhèn)住關羽,倘若劉禪繼位,無論如何也是無法駕馭關羽的,因此劉備得天下后,對關羽最不放心。 ?其次關羽與劉備的軍事和政治目的均不相同。劉關張?zhí)覉@結(jié)義,為的是共赴國難,拯救天下,但這天下是大漢天下,拯救的也是漢室。因此在關羽心里,真正的正統(tǒng)就是漢獻帝和他的子孫,只要漢獻帝的血脈不斷,劉備稱帝在關羽看來都是一種忤逆,這就是為什么關羽生前鎮(zhèn)守荊州時,劉備一直未敢稱帝,他一直懼怕關羽不同意。關羽一心向漢室,從漢獻帝敕封的漢壽亭侯就可以看出來。雖然當時漢獻帝是受曹操的挾持,不得不唯命是從,為了關羽斬顏良文丑一事,封關羽為漢壽亭侯。但關羽對這個封賞十分滿意,并且引以為傲,每次征戰(zhàn)都打著漢壽亭侯關羽的大旗,意思就是我是漢獻帝封賞的正統(tǒng)官員。因此關羽更忠心于漢室,劉備若稱帝,說不定關羽會一怒之下?lián)砹h獻帝的子孫為皇帝,舉兵謀反也未可知。 ?再次關羽孤傲,視天下英雄為草芥,盲目抬高自己身價。關羽是個能征善戰(zhàn)的帥才,可以獨當一面,但關羽太自大,劉備封黃忠為五虎上將,關羽大罵黃忠為老匹夫,不愿與其齊名。而且關羽鄙視馬超,聽說馬超被封將后,誓要與馬超一分搞下。最主要是東吳要與關羽聯(lián)姻,迎娶關羽的女兒嫁給孫權之子,共同抗擊曹操,而關羽卻說:虎女焉能嫁給犬子,關羽一句話視整個東吳為螻蟻,也讓孫權對其恨之入骨。以關羽自大狂妄的性格,且不說劉禪是否能夠駕馭,只怕劉備得天下后,自己也無法駕馭吧。因此劉備稱帝后,最大的隱患就是關羽,劉備會先殺掉關羽,諸葛亮留有后用。 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