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一個人的幸福,并不是靠物質(zhì)的堆積或是權(quán)利的大小而決定的。每個人的幸福都是自己內(nèi)心發(fā)出來的,隨遇而安、平淡坦然,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福分呢? “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百燈曠照,千里?通明?!狈鸾汤镎f,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一個人的福分與他的言行善惡同樣息息相關(guān),所謂“行善福報(bào),作惡禍臨”,想要安享福報(bào),首先要懂得付出,要懂得與人為善。弘一法師曾說過四句話,其中暗藏著一個人的福分大小,讀懂這四句話,雖不求建功立業(yè),但求一生福樂! 一、以舍為有,則不貪釋義:將舍去的當(dāng)作得到,則可以讓自己不起貪欲。 “舍得”,人的一生都在與這兩個字作斗爭,什么該舍,什么可得?為何要舍,為何無得?多數(shù)人不愿意放下,不愿意舍去,殊不知,無舍便無得,舍與得相互依存。想要獲得一樣?xùn)|西,必要失去一樣?xùn)|西。如此陰陽流轉(zhuǎn),世事才能平衡。當(dāng)你舍去時,無需抱怨,必會有所得到,只要自己敢于做出抉擇,人生自然會明朗起來。 二、以忙為樂,則不苦釋義:將忙碌當(dāng)作樂趣,則可以讓自己減少痛苦。 有的人忙忙碌碌,折騰了半輩子,也沒有真正得到樂趣,因?yàn)樗麖膩碇划?dāng)是工作,當(dāng)做是養(yǎng)家糊口的工具,便如同一臺機(jī)器一樣,行尸走肉般做事,不但做不好,還讓自己飽受折磨;若是在工作時,懂得找尋其中的樂趣所在,找到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點(diǎn),不但自己干勁十足,而且也能減少枯燥和痛苦。 三、以勤為富,則不貧釋義:將勤勞的品質(zhì)當(dāng)作富足,則可以讓自己不再貧窮。 一個勤勞的人不一定能夠大富大貴,但至少能做到憑自己的勞動養(yǎng)活自己,衣食無憂,若是加上一些技巧和頭腦,便很容易能有所作為;而一個懶惰的人,即使天資過人,頭腦靈活,也依然會一事無成,甚至更容易墮落,走上歧途。想要自己的人生富足,至少要懂得勤勞的寶貴之處。 四、以忍為力,則不懼釋義:將忍耐當(dāng)作力量,則可以讓自己無所畏懼。 真正厲害的人,“能忍人所不能忍之氣,才能成人所不能成之事”,堅(jiān)忍,是一種力量,能夠支撐著自己歷經(jīng)磨難,也能支持自己披荊斬棘?!笆艿昧诵?,才不至于吃大虧”,人生總是要吃虧的,在自己初出茅廬、羽翼未豐的時候,懂得隱忍,是一種智慧。《易經(jīng)》:“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學(xué)會積攢實(shí)力,等待時機(jī),便可無需畏懼了。 【聞塵雜說】諸子百家,三教九流。帶你探尋中國古代各個學(xué)說的思想與魅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