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不足則血不暢,血不暢則水不流,水不流則毒不排。一旦身體被“堵”住了,各種疾病也會隨之而來。 常常嘆氣、胸悶、煩躁、郁悶,咽部有異物感,女性還有乳房脹痛,這大多就是氣郁了。 食療法: 蘿卜、芹菜 生活中可以吃些蘿卜、芹菜、香菜、柑橘、山楂、豌豆等,幫助順氣。如果氣郁明顯,可吃上幾回中成藥“加味逍遙丸”試試,效果一般會不錯。 艾灸法: 膻中穴 標準定位: 在胸部,橫平第四肋間隙,前正中線上。 取穴原理: 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煩、呼吸困難、過胖、過瘦、呃逆、咳嗽、氣喘、咯唾膿血。對情緒郁悶、心悸、焦躁等有緩解作用。 俞穴操作: 北京宛灸堂艾灸套盒灸15—25分鐘。 皮膚易淤青,臉上易生斑,牙齦易出血,舌頭紫暗、有時胸肋會感到針刺般疼痛,小便少且顏色深,皮膚還易干燥……這些都是血瘀的表現(xiàn)。 食療法: 銀耳、木耳、大蒜 可用活血化瘀的食物來調理,比如銀耳、木耳、黑豆、山楂、綠茶等。 還有重要的大蒜,可別忘了!大蒜性辛溫,其所含有的大蒜素有化解血瘀、擴血管的目的,被作為血管的“清道夫”。 艾灸法: 合谷穴 標準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shù)?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取穴原理: 本穴物質為三間穴天部層次橫向傳來的水濕云氣,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處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肌肉間間隙較大,因而三間穴傳來的氣血在本穴處匯聚,匯聚之氣形成強大的水濕云氣場,清瀉陽明,祛風解表,通經止痛,通調腸腑,熄風開竅。抒壓、解除疲勞,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增進免疫力,提神醒腦,可舒緩肩頸肌肉僵硬。 俞穴操作: 北京宛灸堂艾灸套盒灸20—30分鐘。
有時遇到陰雨天,濕度過高、陰氣過重,身上就容易出濕疹、風疹、痤瘡,肢體時不時有沉重、乏力感,精神不振,老是睡不醒,這多是被濕邪侵犯了。 食療法: 山藥、薏米 祛濕本身并不難,平日不妨吃點健脾祛濕的食物,比如山藥、白扁豆、紅豆、薏米等,可很好地改善癥狀。 艾灸法: 足三里穴 標準點位: 位于小腿前外側,當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促進氣血運行,起到溫中散寒、化瘀消腫的作用,并能健脾補胃,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促進代謝。增強正氣,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發(fā)揮其防病強身、延年益壽的作用。 一般每側穴灸20-30分鐘,至皮膚稍呈紅暈為度。 一說有“熱毒”,你可能想象不出什么樣,但熱毒堵在體內的癥狀卻很常見:渾身發(fā)熱、皮膚容易出現(xiàn)紅腫熱痛、容易起痤瘡、全身關節(jié)肌肉酸痛,這些都是熱毒的主要癥狀。 食療法: 蓮藕、竹筍、冬瓜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有了熱毒,那就適當多吃點寒性及涼性的食物,比如蓮藕、竹筍、蘆筍、冬瓜、慈姑、絲瓜、黃瓜、苦瓜、油菜、菠菜、莧菜等。 另外,馬蹄能清熱解毒,有清熱利尿、輔助降血壓的功效,配之以白果、蛋花、冰糖,有清潤、預防熱毒感冒之效。 艾灸法: 曲池穴 標準定位: 位于肘橫紋橈側端凹陷處,屈肘取穴。 陽明經多氣多血,陽氣隆盛,曲池穴為手陽明經合穴,行氣活血、通調經絡的作用較強,又本穴配五行屬土,土乃火之子,瀉之具有清熱作用,所以本穴既可清本經之熱,治療頭面五官病,清大腸腑熱,治泄瀉、痢疾、腸癰等,又可清全身之熱而用于熱病。 北京宛灸堂龍鳳灸套盒15~25分鐘。 夏天大家都愛待在空調間里,身體多少受了些寒氣,如果受寒過重,堵在體內,就會傷及陽氣,出現(xiàn)畏寒腰冷、手腳冷、面色發(fā)白、容易拉肚子等。 食療法: 小米粥、熱湯 可吃一些小米粥、熱湯來散寒。人喝了熱湯以后,會出一身汗,那么體表的寒邪就會散了,這就和我們在剛剛感冒的時候,喝碗熱姜湯可以出汗散寒一樣。 艾灸法: 內關穴 標準定位: 位于人體手腕橫皺紋的中央,往上約兩指寬的中央。 取穴原理: 達到鎮(zhèn)痛、消炎、安眠、降壓等作用。幫助入眠,可調節(jié)自律神經,抒壓、解除疲勞,改善胸痛、心悸、盜汗,舒緩腹脹感,對付頭暈目眩。 俞穴操作: 北京宛灸堂艾灸套盒溫灸15~25分鐘。 |
|
|
來自: 暗香疏影0998 > 《暗香疏影0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