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膽囊炎是細菌性感染或化學性刺激引起的膽囊炎性病變,是膽囊的常見病。在腹部外科中,其發(fā)病率僅次于闌尾炎,常見于35~55歲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的肥胖女性。專家提醒,預防膽囊炎要規(guī)律飲食。 肥胖的女性更容易患上膽囊炎 膽囊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苦膽,形狀像梨,它是貯存和濃縮膽汁的臟器。人們吃進食物以后,通過神經反射,使膽囊收縮,使膽汁通過膽道流入十二指腸,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如果身體過于肥胖,或是有代謝紊亂、神經內分泌調節(jié)障礙、膽結石等,膽汁就不容易從膽囊流出而滯留在膽囊里,膽汁里的水分逐漸被吸收,使膽鹽濃度增高,而膽鹽會刺激膽囊黏膜發(fā)炎。一開始還是無菌的,隨著細菌乘機侵入,便由無菌性膽囊炎開始轉變?yōu)楦腥拘阅懩已住?/p> 40歲左右的中年人,由于工作的壓力、生活方式的改變,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經調節(jié)和代謝障礙,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舒張,使膽汁的排泄不通暢。慢慢發(fā)胖的中年人,由于脂肪代謝紊亂,更容易刺激膽囊強烈收縮。如果同時有感染、消化不良、結石就更容易誘發(fā)膽囊炎發(fā)作了。而絕經期前的中年婦女,因為內分泌改變的關系,常常影響膽汁的分泌和調節(jié),所以患膽囊炎的機會要比同年齡的男子更多一些。 營養(yǎng)治療膽囊炎 營養(yǎng)治療的總目的,是通過控制脂肪的攝入量,減輕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預防結石的發(fā)生。急性發(fā)作期的重癥患者應禁食,可靜脈補給各種營養(yǎng)素;當能進食時,應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隨病情逐漸緩解,可給予低脂半流質或低脂少渣軟飯。 每日應少食多餐,仍須限制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慢性膽囊炎應給予充足熱量的高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和適量限制脂肪的飲食,同時要有豐富的維生素。 要有足夠熱能,方能保證患者的需要。如果患者體重過重,應給予低熱能飲食,使患者體重減輕。低熱能飲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適合對膽囊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 對慢性膽囊炎患者,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增進食欲、促進膽囊收縮利于膽囊排空,應盡可能提高飲食中蛋白質比例。但要避免隨著蛋白質攝入過量的膽固醇。如有健康疑問,可到全球醫(yī)院網公眾號(webQQYY)咨詢。(責任編輯:shmil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