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詞丨知識丨背詩丨感悟 點擊藍字古詩詞賞析,免費訂閱天天學詩 昭君怨 · 詠荷上雨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 急雨打篷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 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宋·楊萬里—— 賞讀 今天,我們跟著“誠齋先生”楊萬里,來到荷香四溢的西湖,具體地點大概是在“曲院風荷”。 關于西湖之勝,有這樣的說法——“晴湖不如雨湖”。 晴日西湖,楊萬里有詩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寫得那叫一個壯美。 雨天西湖,在他眼中又是何種樣貌呢? 很抱歉,誠齋先生可能太過沉醉,所以不小心睡著了…… 因而,詞一開始就是夢境——“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 午睡本就是件享受的事,更何況還做了一個美夢? 夢里,他蕩舟在荷花叢中,但見煙水迷蒙,但聞荷香陣陣,仿佛闖到了仙境一般。 以上二句雖寫夢境,卻給人以生活實感。以下寫夢醒所見,物華之精美,絲毫不亞于夢境。 夏雨不同于春雨,來時即刻便到,不須太多的醞釀,且雨勢迅猛,雨點大而有力,敲在船篷上,砰砰作響。 這一響不打緊,卻驚醒了詩人的美夢。 “急雨打篷聲,夢初驚?!?/p> 倘若是不通文墨的普通人,大概要氣急敗壞埋怨這場雨了。 而詩人就是詩人,在他眼中,萬物皆風景。夢醒后,還有美好的現(xiàn)實——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p> 原來,剛剛的“雨打篷聲”,其實是雨打荷葉聲,詩人也沒有睡在西湖的烏篷船上,而是在自家的屋子里。 他趕緊起身,捕捉到非常靈動的一幅畫面——雨落在荷葉上,碎成許多真珠,隨即又摶成一個大的,像什么呢? “聚作水銀窩,瀉清波?!?/p> 晶瑩剔透,形狀不規(guī)則,且不斷地滾動滾動聚合,多像一窩的水銀啊。 待雨珠越聚越多,“水銀窩”越長越大,荷葉再也承受不住,微微一傾,便將水倒入池塘中——“瀉清波”。 這樣的畫面,人人皆可得見,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將其描繪得如此真實生動。 唐代一位叫施肩吾的詩人,看到同樣的情景,于是留下“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的詩句。 即便你沒有親眼見過,只需一讀,那畫面已清晰在呈現(xiàn)在腦海中。 “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大概只有詩人才會有如此本領。 在此方面,楊萬里無疑是非常優(yōu)秀的一位。 圖:來自微博@姚溯溪,已獲授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