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一則故事,說老和尚攜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條河。見一女子正想過河,卻又不敢過。老和尚便主動背該女子趟過了河,然后放下女子,與小和尚繼續(xù)趕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師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過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終于忍不住了,說:師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嘆道:我早已放下,你卻還放不下! 是呀!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心胸寬廣,思想開朗,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永遠保持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君子不為名牽,不為利役,便俯仰無愧,便坦蕩自得。小人不為名牽,便為利役,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便是長戚戚。 我們經(jīng)常講君子胸懷坦蕩、心底寬廣, 而小人卻經(jīng)常憂心忡忡。 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 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這里小人不能看作通常意義損人利己的小人,應該解作知識閱歷胸懷都有欠缺的人。我們經(jīng)常會接觸到身邊的很多人,越是職位高的人,越是虛懷若谷,為人謙和;而那些自視有些權勢的人,在百姓面前頤指氣使,趾高氣揚,不為民做主,不為百姓辦實事,那樣的人是缺少知識和閱歷,城府不深的表現(xiàn)。所以,他們展示出來的多是淺薄的言行,過頭的舉止和錯誤的做法,這樣的人,往往會作繭自縛,自己釀下苦酒自己去喝! 我們經(jīng)常講,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而當一件事情發(fā)生了,你認為是機遇的時候,你已經(jīng)錯過了,這就是說,每個人一定要抓住機遇!但是,抓住了機遇,你還必須要把握好機遇,這就涉及到你的為人之道。 我們經(jīng)常說,要先做人,后做事,其實就是講我們具備怎樣的胸懷去解決和平衡你所遇到的困難。而對于我們來說,寬容的做人,會使你獲得意想不到成功的機會。 我也悟出了很多道理。盡管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人以虛偽回報真誠,以邪惡回報善良,以仇恨回報恩德,但是,只要我們學會放下,這個世界又有什么事能使我們不開心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