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拳臀似坐之釋義:很多學(xué)練太極拳的人都認為練拳必定先要身受其苦,惟有常年苦練才能使功夫上身。于是便刻意地追求低姿大步,每日數(shù)十遍地苦練拳架。 人們長期如此練拳,只感受到種種的約束與不適,尤其因為下肢動作不得要領(lǐng),兩腿難耐長時間的屈曲荷重,酸脹疼痛久久不消,無從體會太極拳安閑自在、舒適愜意的養(yǎng)生意境。 先師常說,盤拳時兩腿非站非蹲,就如同坐在凳子上一樣(指長條板凳)。這樣練拳兩腿才不受力、無荷重感,步法的轉(zhuǎn)換也會輕松自如。 關(guān)于“坐著練拳”的由來,先師曾有過一段親身經(jīng)歷:起初先師盤拳架子也很吃力,一天他到楊家練拳,當(dāng)練到“白鶴亮翅”時,師爺健侯公命其停住,吩咐道“這個式子你站倆鐘頭”,說完就扭頭回屋了。先師保持白鶴亮翅的架式站著,時間一長,右腿和右臂酸脹難忍,有意識形成的固定姿勢漸漸難以維持,然而又不敢有違師爺之命,只好松松垮垮地怎么站法舒服就怎么站著地敷銜了事。約摸過了一個小時,關(guān)注著他種種細微變動的師爺才笑著走出屋說:“這和坐著沒什么區(qū)別嘛!”由此先師方領(lǐng)悟“坐著練拳”的訣竅。 后來先師在教我們練拳時講到:“練太極拳并不是先苦而后甜,苦是練法不當(dāng)所致,不得法,縱然長期苦練也不會有盤拳舒適的感受。隨時隨地找舒服就是盤拳養(yǎng)生的竅門。 平日盤拳切不要勉為其難地振奮精神,無須顯示如同儀仗隊操演那般近乎張揚的威武氣概。而應(yīng)在心境平和、坦然自若的前提下使精神自然提起。如此在神為統(tǒng)帥的作用下,意領(lǐng)形隨、體態(tài)自然地盤練拳架。 所謂“坐著練拳”并不是練拳時模仿坐姿,是意想兩小腿微微外開(非形動),兩胯自然松開,臀部沉落猶如坐在實處一般既踏實、又靈活,如此盤練拳架才會有周身放松的舒適之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