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黃仁宇的話來說,就是“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替代法律,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jié)”。 以他的“大歷史觀”看來,明代制度只注重維持國家的基本生存,但一來不重視商業(yè)以及民間經(jīng)濟體的發(fā)展,二來也不重視國防軍事的改革,政府和官僚披著道德的外衣假公濟私、粉飾太平,民間各種矛盾問題都無法從制度上解決…… 這些才是明代最終走向衰亡的真正原因。 制度改革之難,顯而易見。 作者簡介 黃仁宇,(1918-2000),湖南長沙人,早年輾轉(zhuǎn)于求學(xué)、從軍之途,曾夢想成為中國的拿破侖,然而時代卻不允許有這樣的機緣;其后赴美研習(xí)歷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歷史觀,主張要“從技術(shù)上的角度看歷史”,而不能簡單地以道德評價籠罩一切。中國少了一個拿破侖,卻多了一個以其睿智打開人們視野的歷史學(xué)家。 代表作有《十六世紀(jì)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萬歷十五年》、《中國大歷史》等。他傳奇性的一生以及大歷史觀的由來詳見自傳《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