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導讀 在中醫(yī)幾千年發(fā)展的過程中,老祖宗們在無數臨床案例中總結了各種疾病的征象,其中,就包括急危重癥甚至彌留期的癥狀。在這些最為危急的情況下,往往沒有時間再去慢慢斟酌辨析,需要迅速做出判斷。這時候,背下脈訣就是很重要的了!今天,為大家?guī)怼睹}訣匯辨》中關于五臟六腑絕證的口訣,不可不知—— 五臟已奪①,神明不守,故作聲嘶。循衣摸床②,譫語③不休,陽明已絕。妄語④錯亂,不語失音⑤,則為熱病,猶或可生。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乃為肺絕。陽反獨留,形如煙熏,直視⑥搖頭,乃為心絕。唇吻反青,漐漐⑦汗出,乃為肝絕。環(huán)口黧黑,柔汗⑧發(fā)黃,乃為脾絕。溲便遺矢,狂言⑨直視,乃為腎絕。陰氣先絕,陽氣后竭,臨死之時,身面必赤,腋溫心熱。水漿不下,形體不仁⑩,乍靜乍亂,乃為胃絕。六腑氣絕,足冷腳縮。五臟氣絕,便利不禁,手足不仁。 五臟精氣已奪,精神不能內守,則聲音嘶啞。循衣摸床,胡言亂語不止,則陽明精氣已盡。語言錯妄,不語失音,為熱病,還有治療的可能。脈浮而洪,身出汗如油黏膩,氣喘不止,是肺絕之象。陽熱獨存,火極如煙熏,目睛直視搖頭,是心絕之象??诖缴?,微微汗出,是肝絕之象??谥車?,汗出色黃,是脾絕之象。小便自遺,語無倫次,是腎絕之象。陰先脫,陽絕于后,將死之時,身面必成赤色,腋、胸溫熱。不進水谷,形體僵硬,忽安忽靜,是胃絕之象。六腑精氣絕,則足冷腳縮。五臟精氣絕,則小便不能控制,手足麻木。 【譯文】 [提要] 此段論述了五臟、六腑精氣絕的表現。 [注釋] ①奪:奪取,失去。 ②循衣摸床:兩手不自主地撫捻衣被或以手循摸床沿。 ③譫語:神志不清,胡言亂語。 ④妄語:即妄言。 ⑤失音:語言錯妄。神清而聲音嘶啞,甚至不能發(fā)出聲音的癥狀。 ⑥直視:目睛不能轉動。 ⑦漐漐:音(zhe),形容微汗出如毛毛雨。 ⑧柔汗,又稱油汗、冷汗。 ⑨狂言:語無倫次,狂躁妄語,精神錯亂的表現。 ⑩不仁:謂不柔和也。 手太陰絕,則皮毛焦。手少陰絕,則脈不通。足太陰絕,口唇不榮。足少陰絕,則骨髓枯。足厥陰絕,筋縮引卵,漸及于舌。三陰①俱絕,眩轉矇②目。六陽俱絕,陰陽相離;腠理泄絕,汗出如珠;旦占③夕死,夕占旦死。 肺之精氣絕,則皮毛焦枯。心之精氣絕,則血脈不流通。脾之精氣絕,則口唇失去光澤。腎之精氣絕,則骨髓干枯。肝之精氣絕,則筋脈攣縮,舌卷囊縮。肝脾腎三臟精氣絕,頭暈目盲。六腑精氣絕,陰陽分離,腠理疏松,陰液外泄,汗出如水珠之狀,早上出現則晚上死,晚上出現則早上即死。 【譯文】 [提要] 此段論述了五臟絕的表現。 [注釋] ①三陰:指肝、脾、腎三臟。 ②矇:盲,目失明。 ③占:征兆。 [解析] 太陰者,肺也,行氣溫于皮毛者也。故氣不榮,則皮毛焦而津液去,津液去則皮節(jié)傷,皮節(jié)傷則皮枯毛折,毛折則毛先死,丙日篤,丁日死。手少陰,心也。心主脈,故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澤去,故面色黑如黧。此血先死,壬日篤,癸日死。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不滑澤,肌肉不滑澤則肉滿,肉滿則唇反,唇反則肉先死,甲日篤,乙日死。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溫于骨髓。故骨髓不溫,則肉不著骨,骨肉不相親,則肉濡而卻,肉濡而卻,故齒長而垢,發(fā)無潤澤,無潤澤者則骨先死,戊日篤,己日死。厥陰者,肝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陰器而絡于舌本;故脈不榮則筋縮急,筋縮急則引卵與舌,故舌卷囊縮,此筋先死,庚日篤,辛日死。蒙者為失志,失志則志先死,死則目矇也。 好 · 書· 推 · 薦 脈訣匯辨精注精譯精解 版權聲明 |
|
|
來自: 有智慧不如趁勢 > 《養(yǎng)生醫(yī)學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