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亥初秋寫要點(diǎn) 1、天生地者,天干不必下有根苗,即可生地支;如丁丑,庚子。 2、地生天者,天干必須有根,方可得地支之生;否則與『母慈滅子』之意相同。例如甲子,甲木無根,子中壬水得祿,水勢強(qiáng)而木根弱,子水有浮木之象,而無生木之情。又如丙寅,寅雖為甲木祿旺之處,但丙火透干,通根於寅為長生,火有強(qiáng)根,木之氣自然泄於火。 3、地剋天者,直接可以論剋;因地剋天者,大多是天干不能通根者;如庚午,丙子。 4、天剋地者,天干有根或有力方可;例如乙未,乙丑(滴天髓云:乙木雖柔,刲羊解牛,即是指此)。 一、甲子旬: 1、甲子:水重,木次。癸水得祿,甲坐沐浴。 2、乙丑:木重,土次之。丑為己土之墓,且受乙木之剋;乙木雖居衰位亦力足剋之。 3、丙寅:丙火強(qiáng),木之氣洩於火。 4、丁卯:木氣較強(qiáng),丁火根弱,洩木之力不足。 5、戊辰:土強(qiáng),戊根於冠帶。 6、己巳:土強(qiáng),己根於帝旺。 7、庚午:火強(qiáng),土次之,金無力。 8、辛未:土強(qiáng)金弱,燥土不能生干金。 9、壬申:水強(qiáng),壬水長生,根強(qiáng);金之氣洩於水。 10、癸酉:金強(qiáng)水弱;癸水病地,洩金之力不足。 二、甲戌旬: 1、甲戌:土強(qiáng),木次之;木無根不能剋戌土。 2、乙亥:水強(qiáng),木次之;弱木死地不足以洩水。 3、丙子:水強(qiáng),火無力。 4、丁丑:土強(qiáng),火無力,丁之氣洩於土。 5、戊寅:戊土長生,干透出,最強(qiáng);甲藏於寅得祿次之,丙藏於寅長生又次之。 6、己卯:木強(qiáng),土無力。 7、庚辰:魁罡,濕土生金,雖居養(yǎng)地亦強(qiáng)。土洩於金,土虛無力。 8、辛巳:火土之氣強(qiáng),庚金得長生有力,辛金居死地?zé)o氣。 9、壬午:火土強(qiáng),水無力。 10、癸未:土強(qiáng),水無力。 三、甲申旬: 1、甲申:金強(qiáng),水次之,木居絕地?zé)o力。(絕處逄生) 2、乙酉:金強(qiáng),乙居絕地。 3、丙戌:丙火生土,土強(qiáng)火弱。 4、丁亥:水強(qiáng),木次之,火無力。 5、戊子:水強(qiáng),土無力。 6、己丑:土強(qiáng),金次之。 7、庚寅:木強(qiáng),火次之,土又次之,金無力。 8、辛卯:木強(qiáng),金無力。 9、壬辰:土較強(qiáng),水次之,木又次之。 10、癸巳:火強(qiáng),土次之,金又次之,水無力。 四、甲午旬: 1、甲午:火最強(qiáng),木受洩無力。 2、乙未:木強(qiáng),土次之,火又次之。(如刲羊解牛) 3、丙申:金強(qiáng),水次之,丙火無力。 4、丁酉:金強(qiáng),丁火長生於酉,有氣。 5、戊戌:土強(qiáng),火次之,金又次之。 6、己亥:水強(qiáng),木次之,己土無力。 7、庚子:水強(qiáng),金之氣洩於水,金無力。 8、辛丑:金強(qiáng),土之氣洩於金。 9、壬寅:木有力,火次之,土又次之,壬水無力。 10、癸卯:木有力,水無力。 五、甲辰旬: 1、甲辰:木居衰位,但有氣制土,故木較強(qiáng),土較次,水又次之。 2、乙巳:火有力,木無力。 3、丙午:火強(qiáng)。 4、丁未:火土兩強(qiáng)。 5、戊申:金強(qiáng),水次之,土被旺洩無力。 6、己酉:金強(qiáng),土無力。 7、庚戌:魁罡。金有餘氣,金強(qiáng),土次之。 8、辛亥:水強(qiáng),金無力。 9、壬子:水強(qiáng)。 10、癸丑:水強(qiáng),土次之。 六、甲寅旬: 1、甲寅:木強(qiáng),火次之,土受制甚弱。 2、乙卯:木強(qiáng)。 3、丙辰:土強(qiáng),火雖冠帶於辰,但其氣洩於土。 4、丁巳:火強(qiáng)。 5、戊午:土強(qiáng),透出之故;火次之。 6、己未:土強(qiáng)。 7、庚申:金強(qiáng),水次之。 8、辛酉:金強(qiáng)。 9、壬戌:土強(qiáng),壬水冠帶於戌亦有氣;丁火藏於戌,且壓於壬水之下,甚微。 10、癸亥:水強(qiáng),木次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