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諺語常用來形容被人誤解的郁悶之情。其來源也有一個傳說。
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本來是唐朝末年一個科場失意、棄儒從道的讀書人。話說他有一個名叫“茍杳”(gouyao)的同鄉(xiāng)好友,自幼失雙親,成了孤兒。呂洞賓看他生活艱難,就讓他到自己家居住,兩人結(jié)為異性兄弟。茍杳自幼聰慧,呂洞賓希望他努力讀書,將來考個一官半職。茍杳承情之至,銘記好友苦心,整天足不出戶,刻苦攻讀。
一天,呂家來了一位林姓客人,他見茍杳相貌堂堂,手不釋卷,便認準茍杳將來定有出頭之日,就有把自己的妹妹許配給茍杳的意思。林姓客人把想法跟呂洞賓說了,呂洞賓認為此時正是茍杳刻苦攻讀之時,就謝絕了朋友的好意。然而,茍杳聽說此事卻動了心,但好友呂洞賓已經(jīng)推脫了此事,自己又不好開口,很是糾結(jié)。呂洞賓了解了茍杳的想法,就告訴他:“林家姑娘知書達理,貌美如花,既然你想娶,我也贊同,但有個條件,結(jié)婚的頭三天,新娘子得先陪我住三天?!?/font>
茍杳聽了直發(fā)愣,盯著呂洞賓思忖半天,最后還是咬牙切齒點頭答應了。
大婚之日,一切如常。掌燈時分,茍杳一如前諾,將新娘引入洞房就躲開了。這時,呂洞賓步入洞房,也不言語,而是伏案讀書。起初,新娘見新郎如此,心中不勝歡喜。然而,到后半夜還是如此,雖納悶也沒有辦法,只好一個人和衣而睡。次日醒來,“丈夫”已然不見蹤影。如此三天都是這樣。林小姐不免傷心,暗自落淚,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第四天晚上,茍杳走進洞房,發(fā)現(xiàn)新娘子流淚,不免心酸,急忙上前賠禮。新娘子忍不住哭著問道:“相公三夜不同床共眠,也不說話,只顧讀書,天黑而來,天亮而去,究竟是什么原因?”這一問,把個茍杳問得傻呆呆愣在那里,好半天才明白個中緣由,頓足大笑說:“原來兄長怕我荒廢了讀書,才用此法激我,但用心也太狠了些!”就把這事的來龍去脈告訴了新娘子。從此,茍杳更是閉門苦讀。不久,京城應試,竟金榜題名做了大官。從此,茍杳開始了仕宦生涯。
時隔八九年,呂家不幸遭遇一場大火,所幸沒有傷著人,但半生的積蓄卻化為烏有。為生計考慮,呂洞賓想起了茍杳一家,于是沿路乞討,輾轉(zhuǎn)來到茍杳府上求助。茍杳聽完經(jīng)過,對呂洞賓說:“我兄放心,小弟自有安排?!币换螖?shù)日,每日里都是豐盛的酒宴伺候,茍杳卻從來不說幫助之事。又過了一些時日,仍是如此。呂洞賓心中實在忍不住了,便提出要回家。而茍杳只是勸他多住些日子,不說別的。呂洞賓生氣地說:“你就好好享福吧?!闭f完,揚長而去。
不名一文的呂洞賓又是一路乞討往回奔。幸遇一個好心人接濟了他一些銀子,他才得以早日回到了家鄉(xiāng)。但他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一個鄰居對他說:“你家的新宅院在村東頭?!眳味促e來到村東頭一處嶄新的寬大宅院前,望見全身披孝的妻子正撫著一口大大的棺材嚎啕大哭。他非常吃驚,愣了半天,上前輕輕喊一聲娘子,娘子一見急忙逃避,以為見了鬼。經(jīng)呂洞賓再三解釋后方才相信眼前的夫君還活著。
呂洞賓問清了建新宅院以及棺材的前因后果,馬上意識到了什么。他掄起斧頭劈開了棺材,只見里面亮閃閃的都是金銀財寶,上面還放著一封信,打開一看,上書:“路送銀,家蓋房,茍杳不是負心郎;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
呂洞賓大夢方醒,后悔自己錯怪了好兄弟。他苦笑一聲,說道:“兄弟,你這個忙,幫得我好狠?。 ?/font>
從此,便有了“狗咬(茍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諺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