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鑰島(Loaita Island),南沙群島島礁,位于道明群礁南部邊緣。 南鑰島是中國祖居領(lǐng)土,中國漁民向來以南鑰島為捕撈基地,島上留有中國人留下的茅屋、水井、清代道光年間所建神座等。 1933年,法國人駐軍此處,1943年日本侵占了該島,1950年代,美國派兵侵占了南鑰島,但1959年后放棄。 菲律賓繼1963年侵占西月島后,1968年再侵占南鑰島和馬歡島。 地理環(huán)境 南鑰島地處南沙群島北部的道明群礁的南部邊緣,在菲非法侵占的中業(yè)島南側(cè),島形呈三角形,直徑近300米,總面積約0.08平方公里 。 北距太平島約18海浬處。海拔1.8米,是南沙群島中最低的小島。周圍珊瑚礁環(huán)繞。兩側(cè)有海蝕出露的珊瑚礁巖。南鑰島上灌木茂密,高3-4米,中部有椰子林,有鳥糞覆蓋。由于本島沙堤小,淡水存儲量不大,故缺乏淡水。 南鑰島所在的小礁盤呈圓形,直徑約1.2公里。島緣沙灘有200-500米,小島有沙堤圍繞,高6米,中為洼地。
名稱沿革 1935年公布名稱為羅灣島。位于北緯10度40分,東經(jīng)114度25分。
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南鑰島。 中國漁民向稱第三峙。因漁民到南沙捕撈以此島為''第三站'',故名。有些外文圖書稱為 Loaita Island。 歷史事件
中國祖居領(lǐng)土 南鑰島是中國固有領(lǐng)土
,中國漁民向來以南鑰島為捕撈基地,在島上種植椰樹,
南鑰島 建造房屋和清代道光年間所建神廟,并挖有水井,水味不甚佳,勉強可飲。南鑰島上至今留有中國人留下的茅屋,水井、神座等。[1]
后來被侵占 1933年,法國人駐軍此處,1943年日本侵占了該島,1950年代,美國派兵侵占了南鑰島,但1959年后放棄。 菲律賓繼1963年侵占西月島后,1968年再侵占南鑰島和馬歡島。 1994年,在南鑰島海域發(fā)生小規(guī)模的沖突,菲2艘炮艇被擊沉,數(shù)名士兵死亡。島上菲方的非法建筑被摧毀,包括一個瞭望塔。 2013年4月,中國外交部披露被菲律賓侵占的8個南海島礁,南鑰島位列其中。[2] 文獻(xiàn)記載 1950年,在
南沙群島道明群礁南鑰島衛(wèi)星圖 南鑰島上發(fā)現(xiàn)一座石塊架設(shè)的土地廟,其中供養(yǎng)有石質(zhì)土地神像,內(nèi)有酒杯兩個,飯碗四只,灑壺一把,均系瓷質(zhì),雖說質(zhì)素粗劣,但基本完好。
|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