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明、行是過去無始以來的惑和業(yè),招致現(xiàn)在識、名色、六入、觸、受的苦果,愛、取、有是現(xiàn)在的惑和業(yè),招致未來的生、老死的苦果。這個死人身上是解剖不出來的,死人身上只能解剖肌肉的結構,脂肪和皮,然后還有五臟六腑,這些東西是沒有覺受的。 學佛是活著學,而不是死了學,大家要搞清楚。不要等死了之后,跑到這里,立個牌位讓師父度?;畹臅r候在這里,讓師父來度,開智慧多好。佛教是很偉大,救活人的,學佛要會分析。 很多佛教徒學了很多年佛,結果四生“胎、卵、濕、化”也不知道。更可笑是問你們是佛弟子嗎?還回答是的。佛弟子是什么意思???三寶弟子。三寶是什么呢?三寶也不曉得,“佛、法、僧”三寶不知道,四生六道不知道。四生是什么?胎、卵、濕、化。六道是天堂,地獄,餓鬼,人,阿修羅,畜生,這是最基本的。佛教的人生觀宇宙觀,三千大千世界,合為一佛土。三千大千世界相當于一千的三次方個太陽系的概念。 有的問師父,我們做弟子的,佛教徒,穿的海青好看嗎?袖子這么大。袖子大是為什么?袖子這么大,指的是袖中能藏乾坤。這大千世界這么大,一千的三次方個太陽系這么大,都可以入到我們的心里來。比寧波大的是浙江,比浙江大的是中國,比中國大的是亞洲,比亞洲大的是全世界,比海洋大的是地球,比地球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什么?是我們的心胸,我們自己這么大的心胸。 我們佛弟子要追求心靈世界的享受,那才叫真享受。有人認為我傻,拿錢買生命來不吃,把它們放生了,他們故意守在那兒,等我們放了,他抓回去吃。請問放的人傻,還是吃的人傻?放的人思想品德高,吃的人我執(zhí),我欲,貪欲,精神怎么能提高呢? 我們作為佛教徒,已經(jīng)超越了低級的人本能的要求,已經(jīng)提升到了精神世界,否則不知道的。做人做了一輩子,還停留在那個低級欲望的本能上。 人的貪心多么惡劣,不但吃動物,甚至人會吃人,為什么?貪心生出來的,沒貪心就不會去吃。所以萬惡的貪心,泯滅良知。我們借著這個動物,對它們生出慈悲,放生它們,把我們內心最高貴的佛性提升出來。 學佛就要從內心世界這樣去分析,知道我們在干什么,要知道所以然。所以十二因緣我們要好好地分析,下面諸法的生滅相講完之后,還有那個滅相。滅這個十二因緣就是消滅輪回,消除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無明無性。無明一旦滅了,形就不會起,形也滅了。形一滅,對比就沒有了,分別的識就沒有了。識一滅六入也滅了,六入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觸滅、受滅、愛滅、取也滅,生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我們人要有良性的循環(huán),無明一滅就進入良性循環(huán)。無明不滅,你就處在惡性循環(huán)。無明怎么滅?你要皈依三寶,親近善知識。有的人說,我心里相信佛,但不要皈依三寶,你對自己不負責。你學開汽車,還要去拜師父呢,你的身比汽車要珍貴得多。 我們的身在,老死苦惱憂悲都在,身如果一旦滅了,老死苦惱憂悲也滅了。下面四個字非常重要——無明無性。無明無性本是諸佛不動之體,汝等執(zhí)著妄起無明。這個無明可憐不可憐?我們這個老死憂悲苦惱等十二因緣,都是從無明里面升起來的。 無明造了這么多,無明是什么?無明是虛妄的,是虛妄中生無明的。這個奇怪不奇怪?怪不得過去,開悟得道的濟公和尚和那些圣者笑我們人間,為什么?我們這個人間,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一場空,假的里面造出來的,無明本來是沒有自性的。 無明跟諸佛的智慧也不分彼此的,我們的心有執(zhí)著點。我們應該分析分析,自己的智慧燈,打開一看,你自己有多少個執(zhí)著點?從粗的到細的,微細的。就像我們今天站在這里,東經(jīng)多少度,北緯多少度,每個人都處在不同的位置上,有一個我在這邊,享受生老病死。這個都要去分析的,如果這個執(zhí)著一破,無明虛妄也破,無明一破,譬如病目見空中花。 今天太陽這么大,盯著看三分鐘,什么都出來了,蓮花出來了,佛出來了,你喜歡什么就出什么。就像趙本山賣拐說:“這個人頭蠻大,不是伙夫就是大款”。跟他說你腿有問題,試試看,你腿一跺,頭就會發(fā)暈。我們在座的都是那個買拐的人,我們認為我們是男的、是女的,你認為是男的就買男的拐,你認為你是女的就買女的拐。男女老少,你內心里的執(zhí)著,就是你心里的拐。 |
|
|
來自: 果果w65k9gp8te > 《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