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不僅降雨激增,空氣濕度也大幅度提升,就連人體也在潮濕的環(huán)境之中變“濕”了,所以一到夏季,祛濕成為了大多數人都要面臨的健康問題之一。 古語道“千寒易除,一濕難去”,祛濕要從日常飲食習慣中一點一點的做起,最近就有茶友在南茗佳人公號(nmjrcha)中留言“夏季喝什么茶有助于祛濕?” ![]() 夏季祛濕不可盲目,因為人的體質有所差異,所處環(huán)境也不盡相同,生活習慣也存在不同,這些導致“濕”類型也不同,因而有“寒濕”和“濕熱”之別,以及“內濕”和“外濕”之分。 而茶的性質也各不相同,只有合理的選擇適合的茶類對癥喝茶,才能較有效的祛濕,下面就為茶友講解。 一、濕熱宜飲茶類 1.紅豆薏米茶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根據《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等醫(yī)書記載,其性涼、味甘淡、消水腫、治濕痹、能清熱排膿、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而薏米茶里的紅豆有兩說,一者是指紅豆,另一者是指赤小豆,兩者都有相應的祛濕功效,不過相對來說赤小豆功效更強一些。 按《本草綱目》記載,赤小豆性偏寒,能夠治濕熱,利小便,清熱毒,療愈膿瘡。
同時具有清熱祛濕功效的薏米和紅豆搭配而成的紅豆薏米茶,其祛除濕熱功效自然不差,已經成為夏季祛濕萬金油一般的存在; 如果腸胃消化功能不是很好的茶友,可以選擇將紅豆薏米熬制成粥,這樣既能使其有效成分更為充分的被人體吸收,也不會給腸胃造成負擔。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飲用紅豆薏米茶,如果是體質偏寒且濕氣重的寒濕,就不能再飲用整體性質偏涼的紅豆薏米茶,否則只會加重寒濕。 2.生茶
夏季暑氣較重,容易導致偏于濕熱的暑濕,從而引發(fā)便秘、口腔潰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小便渾濁等癥狀。 按照中醫(yī)理論來看,此時人體消化弱,需要食用健脾強胃的藥物。 而普洱茶生茶性寒涼,具有清熱、消暑、解毒、止渴生津、消食、利尿、通便等功效,較為適合此時飲用。
▲南茗佳人生茶《行香子》茶湯 3.陳皮茶
陳皮具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的功效,如《本草綱目》中記載道“陳皮主治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濕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呆便溏,痰濕壅肺之咳嗽氣喘”。 有助于平復體內濕熱,因此陳皮茶也較為適合夏季祛除濕熱時飲用。
▲以陳皮和普洱融合而成的《柑普茶》 二、寒濕宜飲茶類 1.紅茶
如果體質偏寒在濕氣較重的夏季,身體較為容易寒濕入體,對于寒濕就不能飲用與應對濕熱相同的茶類來祛濕了,否則會加重寒濕癥狀。 按照中醫(yī)理論“虛則補之,寒則溫之”,對于寒濕飲用的茶類就要選擇茶性相對溫熱的茶類。
▲南茗佳人滇紅茶《豆蔻》 而不能再選擇茶性寒涼的茶類,尤其是當下季度的新綠茶、新生茶其性質較為寒涼,尤為要多加注意少飲或者不飲。 2.熟茶
普洱熟茶茶性溫和,也較為適合體質寒濕的茶友品飲祛除體內寒濕之氣。 且按照中醫(yī)理論,腸胃具有厭寒喜暖的特性,體內寒濕時往往會損傷腸胃,容易引發(fā)多種腸胃疾病,這時飲茶也要注重對腸胃的養(yǎng)護,而經過渥堆發(fā)酵之后的普洱熟茶,茶湯溫潤醇厚、刺激性弱有利于保護腸胃,較為適合此時品飲。
3.姜茶
生姜性溫熱性的,主辛散,能溫中散寒,可驅散外濕(夏季的暑濕多屬于外濕),并且姜辣能促進胃液分泌及腸管蠕動,幫助消化。 所以,適量飲用姜茶,也較為利于祛除體內寒濕,不過切記姜茶有利于祛除寒濕,卻不利于濕熱,如果體質偏熱最好不要飲用姜茶,不然反而會加重濕熱癥狀。
綜上所述:夏季祛濕應該根據自身體質選擇合適自己的茶類,不要人云亦云的盲從,否則適得其反。 并且,除了以飲茶做為輔助,飲食上也要多加注意,按時進餐,少吃生冷油膩的食物;作息上少熬夜,夏季早睡早起;同時保持適量的運動,只有如此才最有利于祛除體內濕氣,不然只是單純依靠飲茶,效果有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