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分享了咽喉腫痛風(fēng)熱外襲證常見的中成藥大全及服用方法,今天在給大家分享:咽喉腫痛熱毒熾盛證常見的中成藥大全及服用方法,希望對(duì)大家能有幫助。 咽喉腫痛熱毒熾盛證和風(fēng)熱外襲證有所不同,風(fēng)熱外襲證是外邪侵襲,熱毒熾盛則是內(nèi)邪旺盛。表現(xiàn)有:咽部紅腫,灼熱疼痛,喉部有異物阻塞感,吞咽時(shí)疼痛更劇,進(jìn)食困難,痰黏壅塞,欲吐難出,晝輕暮重,伴有發(fā)熱,不惡風(fēng),頭痛,咳嗽,痰黏稠,流涎,食欲不振,精神疲憊,咽干唇燥,口臭,大便干結(jié),小便黃赤。以咽部紅腫、灼熱疼痛、吞咽困難、咽干口渴為本證的辨證要點(diǎn)。治宜清熱解毒,化痰利咽。 常用的中成藥有:1、五福化毒丸:主要組成:水牛角濃縮粉、連翹、青黛、黃連、牛蒡子(炒)、玄參、地黃、桔梗、芒硝、赤芍、甘草。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主治血熱毒盛,小兒瘡癤,痱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出血,痄腮。服用方法:口服。水蜜丸一次2克(4丸),一日2~3次。 2、清寧丸:主要成分:大黃,綠豆,車前草,白術(shù)(炒),黑豆,半夏(制),香附(醋制),桑葉,桃枝,牛乳,厚樸(姜制),麥芽,陳皮,側(cè)伯葉。有清熱瀉火、通便之功的功效。用于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頭暈耳鳴,目赤腫痛,腹中脹滿,大便秘結(jié)。服用方法: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3、珍黃丸(內(nèi)服、外用):主要組成:珍珠、人工牛黃、三七、黃芩提取物、冰片、豬膽汁、薄荷油。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用于咽喉腫痛,瘡瘍熱癤。使用方法: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外用,取藥粉用米醋或冷開水調(diào)成糊狀,敷患處。 4、青果丸:主要成分:青果、金銀花、黃芩、北豆根、麥冬、玄參、白芍、桔梗。有清熱利咽、消腫止痛的功效。用于肺胃蘊(yùn)熱所致的咽部紅腫、咽痛、失音聲啞、口干舌燥、干咳少痰。服用方法:口服。水蜜丸:一次8克,一日2次。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次。 5、山香圓片:主要成分為山香圓葉,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功效。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急喉痹、急乳蛾,癥見咽部紅腫,咽痛。服用方法:口服。一次2~3片、一日3~4次。小兒酌減。 6、桂林西瓜霜(外用、內(nèi)服):主要成分:西瓜霜,硼砂(煅),黃柏,黃連,山豆根,射干,浙貝母,青黛,冰片,無患子果(炭),大黃,黃芩,甘草,薄荷腦。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用于風(fēng)熱上攻,肺胃熱盛所致的乳蛾、喉痹、口糜,癥見咽喉腫痛、喉核腫大、口舌生瘡、牙齦腫痛或出血;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口腔炎,口腔潰瘍,牙齦炎見上述證候者及輕度燙傷(表皮未破)者。使用方法:外用,噴、吹或敷于患處,一次適量,一日數(shù)次;重癥者兼服,一次1~2克,一日3次。 7、西黃清醒丸:主要成分:藏青果、黃芩、金果欖、梔子、防已、檳榔、木香、甘草、薄荷冰、冰片。有清利咽喉、解熱除煩的功效。用于肺胃蘊(yùn)熱引起的口苦舌燥,咽喉腫痛,煩躁不安,氣滯胸滿,頭暈耳鳴。服用方法: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8、雙料喉風(fēng)散(外用):主要組成:珍珠、人工牛黃、冰片、黃連、山豆根、甘草、青黛、人中白(煅)、寒水石。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的功效。用于肺胃熱毒熾盛所致咽喉腫痛、齒齦腫痛。用法:噴于患處,一日3次。 好了,以上就是咽喉腫熱毒熾盛證常見的中成藥大全及服用方法,希望大家喜歡。接下來我會(huì)繼續(xù)科普咽喉腫痛的剩下的一個(gè)證型:陰虛火旺證的中成藥大全,這也是患病人數(shù)最多的證型,慢性咽炎的不可錯(cuò)過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