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小剛導演最近可謂是非不斷,那邊被崔永元曝光斂財黑幕的恩怨還沒有了結,這邊一段在機場休息室怒罵服務員的視頻又遭到瘋傳。 讓馮導如此大動肝火的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不滿機場提供的餐食而已。 視頻里,他叉腰指著地勤服務員怒罵了足有10余分鐘,服務員一直在反復解釋和道歉,期間也有人站出來息事寧人,但馮導都不為所動:“今天,就是警察把我抓走我也認了,咱必須好好說說這個!” 視頻一出,網上開始了一波群嘲:“脾氣那么火爆,那么正義,那么愛說真話,怎么不回應崔永元的‘污蔑’呢?” 其實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馮導這樣的社會名流,都有權利投訴機場餐食難吃。作為一個有一定影響力的社會公眾人物,馮導甚至可以直接要求找有決定權的高層反饋問題,借輿論壓力給相關負責人施壓。 如果航空公司真的做出了改善,大家肯定還要贊一句:馮導真牛逼。但不依不饒地當眾斥責一個地勤,實在不是多么爺們兒的做法。 一個普通的機場地勤,沒有權利決定供應幾個菜,也沒有權利要求后廚改善餐食,更沒有權力決定飛機幾點起飛。她能做的也只是如視頻中所說的,將問題申報上去而已。 為難她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把你欠缺教養(yǎng)的模樣暴露得一干二凈。 ? 著名作家王朔曾評價馮小剛:“欺下必定媚上。”同樣是從普通家庭摸爬滾打出來的“上流人士”,馮導對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向來不善于留情面。 年初時的一場圈內聚會上,馮小剛讓《芳華》的女主演苗苗為大家現(xiàn)場跳一段兒助個興。 這隨性的建議立刻獲得了在場很多男性的附和,從苗苗略顯尷尬的神情里不難看出來,馮導事先并未征求過她的意見。 這場看似大佬云集實則油膩不堪的飯局里,女人儼然成了一道下酒菜。 起哄聲中,還是陳道明老師出來為苗苗解圍,他笑著說苗苗是個女演員,又不是個舞女丫鬟,況且人家還穿著高跟鞋,沒熱身也不適合跳舞。 但馮導沒有理會,堅持讓苗苗跳了。 這些年,馮導讓人詬病的點還遠不止此: 對自己有利的高層費心巴結,恩師名聲一落千丈后,立即把關系撇得一干二凈; 電影上映口碑不好,連發(fā)8條微博怒罵中國觀眾“垃圾”; 《我不是潘金蓮》票房不佳,怒懟萬達影院排期有內幕; 面對崔永元實名告發(fā)“陰陽合同”,用陰謀圈錢時,卻一聲不吭。 很多時候名人遭受圍攻,并不是大眾對他們不夠寬容,而是他們的教養(yǎng)真的配不上自己的身份。私以為,再好的導演,也當在人品之后,再論才華。 ? 馬克吐溫說:“我評斷一個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對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對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但現(xiàn)實生活中,帶著兩幅面具的人遍地都是: 上一秒還在領導面前點頭哈腰,下一秒就能把不小心扎針扎偏了的護士拽著頭發(fā)拖行毆打; 上一秒還在給客戶端茶倒水,好話說盡,下一秒就能對暴雨天遲到幾分鐘的外賣員破口大罵; 上一秒還在前輩面前一派溫良淑德,下一秒就能因為快遞送錯了地點逼著快遞員下跪道歉······· 我們看過太多類似的新聞,往往越是最基層、最辛苦的普通人,越沒辦法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 工作本無高低貴賤之分,有高低貴賤之分的,是人心。 陜西大學教授毆打環(huán)衛(wèi)工的新聞,就印證了這一點。 這位葛姓教授是留洋鍍金歸來的博士,在國外工作十年后被高薪聘請回國教書育人。但就是這樣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因為被垃圾車擋住了去路,而環(huán)衛(wèi)工挪車太慢,一氣之下對她大打出手。 把人打得滿臉是血后,嘴里還叫囂著:“你掙多少錢,我掙多少錢,你擋著我掙錢!” 言下之意,你掙的錢錢少,就活該接受不公平的對待。 確實,她的社會地位不如你高,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就可以肆意傷害她的肉體,踐踏她的尊嚴。刻意欺辱他們不會顯得你有多高貴,只會讓人看到你內心多么陰暗和世俗。 教養(yǎng)這東西,并不是從后天的教育中才能得到,它甚至跟你的出身、地位、學識乃至權勢都沒有關聯(lián),只是一種根植于靈魂深處的善良。 ? 生而為人,大家都得為生活奔波。沒有誰比誰高貴,也沒有誰有義務對別人無條件關照。但好在,善良從未讓我們失望。 前陣子,一個蹬三輪賣菜的老大爺不小心剮蹭了一輛賓利,車主下車查看了刮痕后,氣得大喊:“你這車怎么開的?好好的新車給你劃這么一長條!” 老人畏畏縮縮地解釋自己腿上有殘疾,實在不是故意的,隨后掏出裹了好幾層的布包表示可以賠償,零零散散的鈔票加起來也不過二百塊。 車主看了一眼后回道:“你一買菜的賠得起嗎?”說完,打開后備箱拎出了一根撬棍。 圍觀的人以為車主要打人泄憤,紛紛勸他有話好好說,別對老人家動手,老人更是嚇得面如土色。 誰知車主舉起撬棍狠狠地在老人的三輪上敲了兩下,留下一句“扯平了!”然后開著車揚長而去。 老人站在原地好一會兒,才抹著眼淚推車離開。沒經歷過生活窘迫的人,也許永遠不懂一個年過七旬的人被損失幾百元支配的恐懼,和被生活無休止壓制的煎熬與無奈。 在話劇《如夢之夢》5周年發(fā)布會期間,胡歌因為伏地簽名被頂上了熱搜。 當時,一個“媽媽粉”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對胡歌說:“我的老母親今年89歲,身患癌癥,她也很喜歡你,希望你能寫句話鼓勵她一下?!?/p> 這位粉絲已經60多歲,沒辦法順利跨上高高的舞臺。胡歌索性一躍而上,趴伏在舞臺上為她簽名,還認認真真寫下了一句話:人生是一場難得的修行,不要輕易交白卷。 老人沒有想到胡歌會一點明星架子都沒有,以一個晚輩的姿態(tài)跪趴在地上為自己母親寫寄語,一時間感動到流起淚來。 送老人離開時,胡歌看到地上有個空飲料瓶,急忙上前拾起來,避免老人踩到摔倒。 無需刻意為之的體貼,不經意流露的真誠與善良,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大抵就是如此吧。 正如李瑛說的:真正的教養(yǎng)是有寬容他人的涵養(yǎng),有不盲從他人的理性,有感同身受的慈悲,有平等相待的尊重。 那些骨子里深藏教養(yǎng)、與人為善的人,也一定會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 End ● |
|
|
來自: 南山友 > 《教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