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園——陰澍雨作品展 主辦單位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 展覽時間 2018年7月11日至7月22日 展覽地址 中國美術(shù)館4號展廳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0) 夜半蟲鳴 文·陰澍雨 個展遇上了世界杯,又恰逢北京的炎夏,忙碌中甚是疲乏。每至深夜,白日的燥熱才漸漸退去,屋外泛起的一絲靜謐。微光之下,蛾飛、鳥作、蟲鳴,漸漸入睡在雜糅漸遠(yuǎn)的聲響里。也只有這夜半的時間,算是在城市生活之余,慰藉自己的少許暇時吧。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1) 求學(xué)和工作的緣故,我早早的離開老家,擠身在城市里,對“故園”也多了層飽含凝重的眷想。而心里的故園和童年,夾雜著蟲鳴野趣,從未遠(yuǎn)離。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2) 對于昆蟲的了解,大都是兒時積累下的。田野里、庭院中,不同的昆蟲具備不同的習(xí)性,有的喜歡在白日飛舞,有的喜歡在夜里潛行。兒時的小伙伴們會用不同的辦法捕捉,一起觀察玩耍,其樂無窮。早上趟著草叢中的露水,會驚起各種飛蟲,螞蚱的翅還有些濕,不十分靈活,容易捕捉。白天在大樹下看螞蟻大戰(zhàn),能看上個把鐘頭,一動不動。晚上拿著手電筒,在樹上找蟬蛹,那是難得的美味。夜晚乘涼時,燈下會飛來很多不同的夜蛾,撲啦啦呼扇著翅膀,有的個頭碩大,翅脈紋路精美;有的個頭很小,雙翅振動頻率極高,難以捕捉。最刺激的是去捅個馬蜂窩,雖說這事輪不上我,但還是好奇,玩伴們一起圍觀,還會一起驚叫著逃跑。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3) 研究昆蟲好像是門功課,不用家長督促,自發(fā)學(xué)習(xí),而且深入,可就是不考試,學(xué)的好也沒什么用。什么樣的蟲有什么樣的翅、什么樣的須、什么樣的腿?是喜歡爬還是喜歡跳?都如數(shù)家珍,了如指掌。后來慢慢長大,這門課就不大修了,而且興趣減淡?,F(xiàn)在想想,這些觀察昆蟲的經(jīng)驗,對于畫畫還是很有幫助。至少表現(xiàn)物理結(jié)構(gòu)時,能做到比較準(zhǔn)確。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4) 中國畫里的草蟲由來已久,已經(jīng)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題材。歷史上畫草蟲有很多專而事之的大家,但我總以為是個小技巧,稱之為“描蟲小技”。慢慢畫得多了,這小技巧里也積累了許多體驗。描蟲技小,雖為微觀世界,尤可見大??审w察天地自然之趣,也可見畫者性情與心地。我畫草蟲,慢慢成了情感的寄予,讓我能夠從繁雜的事務(wù)中抽離出來,找到心靈的歸宿感。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5) 今年的北京熱得早,好像草蟲也活躍得早。夜半時分,恍惚間的蛙聲蟲鳴,忽隱忽現(xiàn)、漸近漸遠(yuǎn),非常熟悉。半夢半醒時的蟲鳴,已經(jīng)分不清是窗外還是夢里的。我也忘了自己是身在都市,還是身在故園。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6)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7)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8)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9)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10)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11)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12)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13)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14)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15)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16)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17)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18)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19) ? 《夜半蟲鳴集》 紙本水墨 29×21厘米 2018 (2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