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網(wǎng)絡(luò) 主播 | 沐風(fēng) 昨天在路上,看到一個女生,坐在地上,形象全無,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旁邊站著一個男生,手足無措,試圖拉她,但女生只帶著哭腔喊道“我為你付出了那么多...” 我走出人群,不再圍觀。 “我付出那么多”真的是一句戳心的話,誰聽到都會動容,不感激對方的付出,還不知好歹,還算人嗎? 其實,正因為我們是人,有時候也承受不了別人對我們的過度付出,你付出的越多,我越想逃離,這并不是不知好歹,被付出的人,其實也有難言之隱。 我上大學(xué)的時候,同宿舍有個姑娘,人美心善,還有一個朋友圈都羨慕的別人家的男朋友。 不管多晚,下自習(xí)一定會來接她,風(fēng)雨無阻;一起去食堂吃飯,她坐著,男朋友穿越人群買她喜歡吃的;周末做家教,男朋友也會陪伴,坐在快餐店里等她結(jié)束一起吃飯。 但是大四快畢業(yè)的時候,他們還是分手了,姑娘想回西安老家,男朋友已經(jīng)有好的offer來自上海,但毫不猶豫的說陪她回西安。 姑娘糾結(jié)了一下,還是拒絕了。 我問她兩個人一起奮斗不好嗎? 她說:你們都說我不知足,但我也有我的苦。 男朋友是對她很好,事事以她為先,但她覺得害怕,壓力很大,她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回饋他的這片真心。 在他們分手的時候,男朋友也說了同樣的話:“我為你付出這么多,你還要跟我分手?” 愛可以無私,但不可以過界。 過度付出有四種表現(xiàn):
當(dāng)一個人為另一個人放棄了太多,甚至改變了人生軌跡,這種付出和愛的方式,就會被扭曲成為一種傷害,讓兩個人陷入困境。 那個過度付出的人,看似是無私的給予者,但首先得到滿足的是他自己。 有的人獲得價值感的來源是指向外部,我為你做了什么,你從我這得到了什么,以此來證明自己很有能力。 很多人在說我為這個家做出什么貢獻的時候,常常還有后半句,你看看你為這個家又付出了什么? 言外之意,我才是那個付出最多又無辜的人,而你只是無能又弱勢。 時間一長,這種價值感,優(yōu)越感積累起來的關(guān)系不對等,會讓付出的那方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咄咄逼人。 過度付出的人,其實非常缺乏愛,他們的內(nèi)心有一個弱勢的小孩,他們會把這種渴望愛的自己,投射到對方身上,試圖用無限度的付出來滿足那個小孩。 即便他們說是希望對方能獲得愛與關(guān)注,但其實他們內(nèi)心缺少愛的小孩,才是不斷索取的那個。 也是因為對愛的渴望,他們試圖用過度的付出留住對方,他們的邏輯是:我對你這么好,付出這么多,這么愛你,你就不會離開我。 這種付出邏輯其實也是一種控制,因為接受了這么多付出的人提出分手,會很有壓力,他們害怕輿論,也會被內(nèi)疚纏繞。 為什么過度付出的人,往往無法得到好結(jié)果? 因為他們內(nèi)心缺愛的小孩,無法得到真正的成長,他們的價值感建立在不斷向外付出的基礎(chǔ)上,付出的過程中不斷的放棄和失去自我。 至于不斷接受被付出的人,最怕別人說得了便宜又賣乖,如果不處在她的位置上,也很難理解他們的痛苦。 那些被迫接受對方付出的人,其實也需要成長,不是把他們保護的很好就是愛,讓他們?nèi)ソ?jīng)歷該經(jīng)歷的,讓他們在付出的過程中學(xué)會體諒和包容才是愛的正確姿勢。 有個詞叫做“斗米恩,升米仇”,給予的太多,要是付出的人,稍微有疏忽,就會被責(zé)怪,你可以說這是不知感恩,但其實也是人性使然。 他們一早就被剝奪了感恩和成長的機會,這一切過度付出的那個人也有責(zé)任。 并不是你給予,就是成就,也并非你付出,就有回報。 當(dāng)你在親密關(guān)系里的付出,感到力不從心,那么就需要審視自己,健康的付出是可以持續(xù)的,不是一次揮霍完的,適當(dāng)?shù)母冻鲆膊⒉煌耆欠艞壓蜖奚约?,而是讓兩個人一起成長。 凡事過了界,也就失去了它本來的美妙。 遇到的情感難題可以與我訴說 寫在留言里我會為你一一解答 FI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