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醪糟,也稱甜酒或酒釀,是經(jīng)過糯米發(fā)酵而成的一種美食。釀好的醪糟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成甜酒蛋花湯、酒釀圓子、香糟蒸菜等各式美食,各地都有不同的吃法。 釀好的醪糟甜美多汁,略帶酒香,不僅美味,更是養(yǎng)生佳品,夏食消暑、冬食暖胃。 在我家,醪糟是一年四季早餐必備,幾乎每周都要吃上一次,而釀醪糟也就成了必做功課,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做上一壇。 釀醪糟需要溫暖的環(huán)境,常年溫暖的南方自不必說,在北方夏有陽光冬有暖氣也不成問題,如果環(huán)境溫度實在太低,也可以借助廚房小家電來幫忙。 釀醪糟的步驟為:泡、蒸、淋、拌、釀。溫度和器皿的干凈十分重要。跟著我做,把握好關鍵點,相信你也很快能上手! 將做法保存到手機 -
泡米。我通常用圓糯米,冷水浸泡12小時以上。水要多加點,因為米會吸水,要保證吸水后的水量依然能夠末過糯米;泡米時間可根據(jù)室溫略調整,12小時是基本量,冬天時間需要延長,泡到拇指與食指可以輕松將米粒捏碎即可。 -
插播一個步驟:所有要用到的器皿、工具都要洗干凈,一定不能有油、不能有油、不能有油,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蒸鍋、籠布、拌曲子的盆、釀醪糟的盆、攪拌用的鏟子、做酒窩用的筷子,還有你的手…… -
蒸米。蒸鍋籠屜墊籠布隔水蒸,記得鋪米時挖幾個洞,好上汽兒,以免夾生。水開上汽兒后大火蒸20分鐘。這樣蒸出來的米飯熟透了又不發(fā)粘,嚼起來有彈性。 -
-
淋水。蒸好后關火自然晾涼,降溫到不太燙手就可以拿出來淋冷水了。將蒸好的糯米放到干凈的盆里,直接淋入冷水并翻拌至米粒濕潤、溫度均勻接近體溫。淋冷水的目的一是使糯米繼續(xù)降溫至36度左右且溫度均勻,二是使糯米粒粒分明,千萬不要攪成稀粥啊。有的人用的是涼開水或純凈水,我直接用的是自來水,也從未因此而失敗。 -
拌曲。在淋過水的微濕潤、表里均為大約36度的糯米中撒入約6克酒曲并翻拌均勻(余2克酒曲后續(xù)使用)。 -
-
釀酒。拌好酒曲的糯米填入其中,抹平,中間用筷子挖個酒窩至底,以便觀察出酒的情況。最后,糯米表面及酒窩內再撒一層酒曲(至此,一包酒曲全部用完) -
蓋保鮮膜、蓋蓋子,放到溫暖的地方釀著就行了,大約1天后就會有些酒味,2天后酒窩就會出酒,3-4天后就釀好了。溫暖的環(huán)境一般要達到25-30度,如果溫度不夠,除了采用輔助發(fā)熱工具以外,還可以給酒壇子裹棉被,因為發(fā)酵會生熱,適當保溫也可以達到目的。發(fā)酵時間視乎環(huán)境溫度而定,不過冷過熱都沒問題。 -
釀好的醪糟汁水豐富,甜如蜜糖。此時可放冰箱保存,冷藏15日內口感最佳,時間長了會變得酒味很大。冷凍可保存很長時間,分小份冷凍,吃的時候解凍也很方便哦。 小貼士 1.方子中的步驟并非不能調整,但如果你是新手,建議嚴格按方子操作,因為影響醪糟發(fā)酵的因素很多。 2.拌曲溫度一定不要超過38度,如果把握不準,可以請耳溫槍來幫忙,如果沒有耳溫槍,用手測溫跟手的溫度差不多就行了。 菜譜創(chuàng)建時間:2017-02-15 09:4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