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處】 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 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詩文注釋】 子由:蘇軾弟蘇轍字子由。澠池:今河南澠池縣。知何似:知道像什么。老僧:當?shù)厣耍?SPAN style="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TOP: 0px">奉閑。壞壁:是殘破的墻壁。蹇驢:跛腳的驢。 【作者素描】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全詩大意】 人生在世,到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跡,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隨處亂飛的鴻鵠,偶然在某處的雪地上落一落腳一樣。它在這塊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為鴻鵠的飛東飛西根本就沒有一定。老和尚奉閑已經(jīng)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們也沒有機會再到那兒去看看當年題過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們的題壁,是不是同飛鴻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還記得當時往澠池的崎嶇旅程嗎?──路又遠,人又疲勞,驢子也累得直叫。 【背景點擊】 嘉祐元年(1056),蘇軾、蘇轍兄弟進京赴考,路過澠池(今河南澠池縣西)時,曾在縣中寺廟內(nèi)借宿,并在室內(nèi)壁上題詩。嘉祐六年(1061),蘇軾被派到鳳翔府(今陜西鳳翔)任職。十一月,兄弟二人在鄭州分手。蘇轍作《懷澠池寄子瞻兄》一詩。當蘇軾路過澠池舊地重游時,當年寺中的奉閑和尚已經(jīng)去世,壁上的題詩也蕩然無存。蘇軾寫下此詩,作為蘇轍一詩的應和。 【全詩品賞】 這首詩表達對人生來去無定的悵惘和往事舊跡的深情眷念。起句即不拘一格,突兀非常,仿佛從天而降,挑起連續(xù)兩聯(lián)的議論。其中借用巧妙無比的比喻來說明人生短暫、無常的道理,既避免了議論入詩的枯燥,也使人感受深刻,過目不忘。在首頷二聯(lián)的仰天慨嘆之后,很自然地將視線轉(zhuǎn)到了眼前的所見,遂成第三聯(lián)。人生均是如此,而我之所見所遇何嘗又不是如此呢?如云的過往一去不復返。三、四聯(lián)通過具體的所見與回憶,進一步說明了“雪泥鴻爪”的道理,具體化了這種感觸。按普通的章法,應當先寫所見,然后回憶,然后才進行議論,但詩人沒有這樣布局,而是幾乎顛倒了過來,開始就筆鋒突起、重筆慨嘆,引人入勝。而讓所見、回憶放在后半部分,以自己的具體事增其黯然之感,再以回憶結(jié)句,造成綿綿不絕的余味。這種布局增強了全詩的力度和感染力。全詩動蕩明快,意境恣逸,含蓄蘊藉。雖然是以議論入詩,但是詩人拋卻抽象的概念,借用鮮明生動的形象,以其所長的比喻闡發(fā)人生哲理。言近旨遠,耐人尋味。 【名家集評】 ★清·方東樹:“此詩人所共賞,然余不甚喜,以其流易。”(《昭味詹言》卷二十) ★清·吳汝綸:“起超雋,后半率。”(《唐宋詩舉要》卷六引) ★清·紀昀:“前四句單行入律,唐人舊格;而意境恣逸,則東坡本色。渾灝不及崔司勛《黃鶴樓》詩,而撒手游行之妙,則不減義山《杜司勛》一首?!保ā都o批蘇詩》卷三) ★今·錢鐘書:“雪泥鴻爪是蘇東坡的有名譬喻之一,在宋代就有人稱道,后來變?yōu)槌烧Z?!保ā端卧娺x注》) ★今·程千帆:“這篇詩前半盤旋流暢,與白居易《覽盧子蒙侍御舊詩,多與微之唱和》一篇相似,但仍然互有短長。白詩將盧、元和自己一再并提,有回環(huán)往復之妙,則勝于蘇。蘇詩比喻新奇,屬對工巧,則勝于白。白居易是蘇軾素來敬仰的一位前輩,我們不能排除這兩篇詩具有直接傳承關系的可能性?!保ā豆旁?SPAN style="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TOP: 0px">今選》) 【名句意蘊】 雪泥:融化著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過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雪泥鴻爪”這個有名的比喻就出于本詩,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詩中把人生的程看作“雪泥鴻爪”,嗟嘆生命的短暫,但可貴之處就在于曾經(jīng)奮斗過。面對僅有的一次生命,作為萬物之靈的人,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懂得珍惜。 【名句運用】 1.成敗不必急在心頭,可貴的就在于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正如蘇軾詩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SPAN> 2.“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比松缫粭l航船,總在隨歲月一波波飄遠。不管你是否走進醉人的美麗,也不管你是否走進暗礁險灘。 【沙場演練】 1.這首詩的首聯(lián)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頷聯(lián)表達了詩人何種人生態(tài)度? 2.頸聯(lián)“和”了子由所懷的“舊”,“舊”具體指什么?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前四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無常的人生感慨,后四句是對往事的回憶,這句詩的結(jié)構特點是什么?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參考答案】 1.首句使用設問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人生到處”比作飛鴻踩踏雪泥。頷聯(lián)表明了詩人面對飄忽不定(具有某種偶然性)的人生經(jīng)歷、不計較得失的達觀態(tài)度。 2.“舊”具體指往日見過的老僧,同題詩的墻壁?;叵胪盏钠D難困苦,而今更應牢記兄弟情誼,共勉奮進。 3.詩的結(jié)構可以說是由情入事,將全詩定下一個傷感的基調(diào),再回憶往事,便使往事充滿傷感的意味。(陸可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