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大家說一下隕石的分類情況。 隕石分類有好幾種方式,通常的分類方式有一下兩大種: 第一種:按尋獲時是否為人類所目擊而分為兩類。如果是人類看到下降而尋獲的隕石稱之為目擊隕石,此類隕石因為是人們“親眼”所見而被眾多收藏家和社會所認(rèn)可;而另一類是歷史上隕落而后被人類尋獲的隕石稱之為發(fā)現(xiàn)隕石,此類隕石其實在隕石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第二種:按質(zhì)地不同一般分為四類,分別是石隕石、石鐵隕石、鐵隕石和特殊質(zhì)地隕石。 簡單地說石隕石也叫隕石,主要成分是硅酸鹽;石鐵隕石也叫隕鐵石,其中鐵鎳與硅酸鹽大致各占一半,此類隕石是最罕見的一大類隕石,在目前的隕石記錄中只占總量的百分之一;鐵隕石也叫隕鐵,它的主要成分是鐵鎳合金,也就是傳說中的“玄鐵”。 還有按隕落地域不同的分類,如沙漠隕石、海洋隕石、南極隕石等;按磁性強弱而分類等等,總之隕石分類比較繁雜,但通常也不外乎以上幾種。 其實隕石在沒有墜落到地球表面前是沒有磁性的,磁性是在沖向地球時與地球磁力線產(chǎn)生作用使含有鐵量較高的隕石產(chǎn)生了磁性。絕大部分隕石具有磁性,但并不是每塊隕石都有,像無球粒隕石、月球隕石和火星隕石還有一些罕見類型的隕石就沒有磁性。 在為大家說一下隕石的特征。 只有搞明白隕石的特征,正確理解其特征,才能有效的辨別隕石真假從而為收藏隕石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隕石的特征歸結(jié)起來有一下幾個特征: 第一,隕石的形態(tài)。隕石多具有不規(guī)則形態(tài),幾乎任何形態(tài)的隕石都是可能的。隕石發(fā)生第一次爆炸后隕落過程中與氣流劇烈摩擦,產(chǎn)生高溫、高熱導(dǎo)致隕石外部元素熔融。所以,高空爆炸隕石的邊緣多是圓滑的。而低空爆炸或隕石在隕落過程中發(fā)生碰撞導(dǎo)致的次爆炸,讓這類隕石的邊緣較高空爆炸隕石邊緣要銳利許多,甚至形成邊角齊整,刃面鋒利的狀態(tài)也會出現(xiàn)。應(yīng)該說,隕石的形態(tài)是多變的,不同國度,不同地區(qū)的隕石有各自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和特征,不能一概而論。但對于進(jìn)軍隕石收藏隊伍時間不很長的藏友來說,雨竹建議您還是先收藏邊角圓滑的容易辨認(rèn)的比較好些。  邊緣比較圓滑形狀不規(guī)則 第二隕石外表熔殼:隕石在隕落地面以前要穿過稠密的大氣層,在其穿越過程中與大氣摩擦產(chǎn)生高溫使其表面發(fā)生熔融而形成了一層薄薄的熔殼,這層熔殼大部分用手搓搓就會油而亮(并不需要用護(hù)理油涂沫)就像上面照片上的那塊料熔殼特征就比較典型。 第三特征:隕石的氣印。所謂氣印其實就是隕石在高空與氣流作用而產(chǎn)生的類似手印的表面痕跡。一般來說石隕石的氣印像是按在較硬的表面而形成的,有些會具有一定的氣流方向性和比較低的氣印;鐵隕石則像是手指捏在較軟的表面上而形成的痕跡,有些具有波紋狀。通常情況下,隕石體積的大小與氣印的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說,隕石體積大氣印也會相對大些,體積小其氣印也會相對的小點。  鐵隕石氣印  石隕石氣印 第四隕石的密度: 巖石在密度上表現(xiàn)不同,因此密度是一個用來區(qū)別隕石和地球巖石的重要工具,但是不能作為鑒定的決定因素,鐵隕石密度很大,可達(dá)每立方厘米7克到8克,大部分隕石是普通球粒隕石,密度范圍3.0-3.7 克每立方厘米,密度稍大于地球巖石,例如石灰?guī)r(密度約為2.6 克每立方厘米),石英巖(2.7 克每立方厘米),花崗巖(2.7-2.8 克每立方厘米),是地球上最普通的低密度巖石。但是一些隕石密度也很低 第五特征:隕石的磁性。因為絕大多數(shù)隕石(約95%左右)中含有鐵元素,故這樣的隕石能被磁鐵吸住。不過隕石的磁性有強有弱,有些弱磁隕石拿磁鐵吸引在不仔細(xì)檢查的情況下很難發(fā)現(xiàn)。其實隕石在沒有墜落到地球表面前是沒有磁性的,它的磁性是在沖向地球時與地球磁力線產(chǎn)生作用才使含有鐵的隕石產(chǎn)生了磁性。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塊隕石都具有磁性,像無球粒隕石、月球隕石和火星隕石還有一些罕見類型的隕石就沒有磁性。天然巖石上極罕見遇到天然鐵,但不是所有能被磁鐵吸引的石頭就是隕石。  圖一  圖二 第六特征:隕石有無球粒。是否隕石單憑肉眼不能完全辨別時,這就要借助放大鏡或礦物顯微鏡,可以從隕石的斷面上清晰的看到細(xì)小的球粒體。在一些隕石上多可以看見明亮的金屬顆粒。大多數(shù)石隕石中還可以看到許多小球粒。鐵隕石像人工冶煉的鐵塊,但具有灰色的熔殼(如上圖二),大多數(shù)鐵隕石還具有特殊的合金結(jié)構(gòu)。 第七特征:隕石的顏色。 通常情況下隕石多是黑色或褐色的,但也有隕石是藍(lán)色,黃色和紅色。玻璃隕石的色彩要豐富一些像綠色、紅色、黃色、橙色、青色等等。隕石的質(zhì)地不同,顏色也不盡相同。白色隕石和淺色隕石則非常罕見。 將為你詳細(xì)講解在沒有儀器的情況下判斷隕石的一些技巧。 隕石是具有保健與財富兼有雙贏特點的一種石頭,在收藏界里同時具有這兩種特點的藏品可以說絕無僅有了。對于隕石愛好者來說,看到一塊疑似隕石的石頭,該如何進(jìn)行初步判別呢?教您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從整體外部特征來判斷:隕石的外觀除了氣印、流線紋等特點外,還有更為顯著的特征那就是其外部顏色,其顏色黑色,黑中帶褐色,還有部分熔殼是褐色。厚度一毫米左右,有典型的高溫熔融特征,棱角較圓潤。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球巖石也有所謂的殼,這是地球巖石在自然界長時間風(fēng)化腐蝕的結(jié)果。不具高溫熔融后的特點,一般有棱角。顏色灰褐色。雨竹在這里建議隕石愛好者先從有熔殼的隕石入手,那些被大自然腐蝕風(fēng)化掉熔殼的隕石,外貌幾乎和地球巖石一樣,判斷非常困難,我們畢竟精力有限。 其次從有無磁性入手:對疑似隕石的石頭用吸鐵石測定一下,看看有無磁性。雨竹在這里需要提醒一下,您所用的吸鐵石不能太大。因為隕石磁性一般分為強磁性、中等磁性、弱磁性、微弱磁性四類。鐵隕石主要由鐵紋石和鎳紋石合金構(gòu)成,所以有強磁性。石鐵隕石主要由鐵鎳合金和隕類硅酸鹽礦物構(gòu)成,所以有中等或中等偏強磁性。球粒石隕石體內(nèi)除含有硅酸鹽球粒外,還含有毫米 級鐵鎳合金顆粒,所以有弱磁性。無球粒石隕石主要由隕類硅酸鹽構(gòu)成,并含有微量金屬元素,所以無磁性或有微弱磁性。如果是弱磁性拿大吸鐵石是很難判斷出來的,一般用線拴住小型吸鐵石測試就好。磁性的有無和強弱,是我們初辨隕石的重要指標(biāo)之一,也是隕石愛好者判斷是否是隕石的捷徑之一。 再次從密度多少著手:密度是我們初辨隕石較為重要的指標(biāo)。我們知道,大部分地球巖石的比重為2.6克每立厘米左右。地球上有強磁性的鐵類礦石,其比重為5克每立方厘米左右。也就是同樣大小的礦石,兩塊普通巖石加在一起的重量,大致和一塊鐵類巖石的重量差不多。而如果是隕石,鐵隕石的比重接近8克每立方厘米;石鐵隕石的比重接近6 克每立方厘米;球粒隕石由于含鐵鎳顆粒,比重為3.5克每立方厘米左右;無球粒隕石的比重大致在3克每立方厘米左右。總之,只要你的疑似隕石用手掂一掂感覺比一般巖石重的話您就可以做下一步密度的精確測量了。 相信您已經(jīng)明白鑒定疑似隕石的步驟是第一為眼觀,這步是最為重要的;其次是磁性,因為百分之九十五的隕石具有強弱不等的磁性,這步操作簡單實用;第三步就是測密度。 測磁性只要你手里有一塊合適的吸鐵石相信您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測密度就比較困難些,教大家兩個方法實現(xiàn)測密度的目的。 第一種用電子密度計測試,密度值直接就顯示出來了,操作簡單又方便。 第二種需要兩件東西,取一個可以完全裝下疑似隕石的普通盛水容器,再有一個稱重量的電子秤,按照下面的步驟操作即可: 第一步:稱出疑似隕石在空氣中的重量G1; 第二步:稱出容器裝滿水的重量G2; 第三步:把疑似隕石全部放入容器中(必須讓疑似隕石全部淹蓋在水面下),等溢出水流停止溢出后,稱出此時的容器加上水加上疑似隕石的重量G3; 第四步:按照下面公式計算密度D: D= G1/[ G1 – ( G3 – G2) ] ; 第五步:參照各種隕石的密度進(jìn)行比較即可。 好了,隕石就和大家聊到這里,如果您覺得有所收獲,請您關(guān)注、轉(zhuǎn)發(fā)、點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圖右下角V我 )方便我們互相學(xué)習(xí)和交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