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天丁,可能一般人都不知道為何物?其實它就是一味尋常的中藥——皂刺。平常醫(yī)生用該藥不多,一般老百姓更是少知其作用和功效。但卻是我方中常用之藥,尤其是在治療乳腺病中少有不用,且是超常規(guī)地用。為什么呢?物美價廉,療效出眾。先看文獻記載。 異名:皂莢刺(《太平圣惠方》),皂刺(《醫(yī)學入門》),天?。ā侗静菥V目》),皂角針(《江蘇植物藥志》),皂針(《中藥材手冊》),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棘刺。性溫,味辛,有小毒。 主治功效:搜風,拔毒,消腫,排膿。治癰腫,瘡毒,癘風,癬瘡,胎衣不下。 《本草圖經(jīng)》:米醋熬嫩刺針做濃煎,以敷瘡癬。 楊士瀛:能引諸藥上行,治上焦病。 《本草衍義補遺》:治癰疽已潰,能引至潰處。 《本草綱目》:治癰腫,妒乳,風癘惡瘡,胞衣不下,殺蟲。 《本草崇原》:去風化痰,敗毒攻毒。定小兒驚風發(fā)搐,攻痘瘡起發(fā),化毒成漿。 《四川中藥志》:治風熱瘡疹,并能通乳。 《仁齋直指方》:治婦人乳癰用皂角刺(燒存性)一兩,蚌粉一錢。合研,每服一錢,溫酒下。 從文獻記載上看,其主要功能是拔毒散結(jié),類似于穿山甲,外科常用藥。我在臨床上主要用于乳腺病,緣于穿山甲太貴用不起而替之。乳癰、乳腺增生以其為重藥,常常是破關(guān)斬棘,速收卓效,一點不亞于穿山甲。 在治療乳癌(西醫(yī)為乳腺炎)時,配合五味消毒飲,3-5服即解決問題,其中的關(guān)鍵就在于天丁要用100-200g,少則不行。 在治療乳腺增生病時,我過去不得法,用疏肝解郁、活血散結(jié)法時,按《藥典》常規(guī),一般用量,服藥二三十服,沒有大變化。我甚為著急,恨無良方效藥,病人看效果不大,離而去之。后經(jīng)勤求古訓,精研效方,發(fā)現(xiàn)天丁一藥是治療乳腺病的妙藥,且有不少老中醫(yī)運用于此癥,效果斐然,諸如山東婦科名醫(yī)鄭長松、湖北名老中醫(yī)李幼安、天津名老中醫(yī)胡慧明均是運用此藥治療乳腺病的高手。前賢有轍,后學效之,自此大膽驗于臨床,頓起效用。 在治療乳腺增生病時,我一般是用柴胡舒肝散合消瘰丸,并重用天?。?/span>90-150g)加減,常收良效?!锻饪普凇犯戒浿姓f:皂刺消散之力亦甚大,大概用皂刺不過五六分至二三錢而止便是托藥,用至四兩是消藥。”乳腺增生病用至90g以上是取其消散之力。《本經(jīng)逢原》謂天丁“其性善開泄也”。《中藥新用》謂“復方中重用皂角刺治療……纖維瘤及其他腹腔腫瘤屬實證者,有較好療效?!薄队盟幮牡檬v》謂“皂角內(nèi)服,有消痰積、破癥結(jié)、下風秘的作用……皂角刺偏用于活血、散結(jié)?!毕旅媾e例示之。
徐某,女,28歲,西安市北草灘人?;既橄僭錾∫?年了,多處尋醫(yī)治療,吃過大量中草藥,基本上是以逍遙散為主,外敷專用膏藥,無大效果,經(jīng)人介紹找到我,求再診治??淘\見人中等個子,偏瘦,面略黃,舌質(zhì)略紅,苔白,脈弦,性急躁,月經(jīng)基本準時,量少,色黑。飲食一般,二便正常。查兩乳房偏小,內(nèi)各有二雞蛋大小包塊,不規(guī)則,每次來月經(jīng)時脹痛。診斷為乳癖證。 【處方】柴胡12g,當歸30g,赤芍15g,川芎12g,青陳皮各15g,牡丹皮10g,梔子12g,香附15g,枳殼15g,海藻30g,甘草30g,浙貝母18g,生牡蠣30g,玄參30g,皂刺90g。14劑,水煎服,每日3次。 二診,服藥后無異常,脾氣好轉(zhuǎn),查乳腺增生包塊已松軟,略為縮小。效不更方,上方去牡丹皮、梔子,加大當歸至50g,皂刺為120g,續(xù)服50余劑,包塊消失。3年后,因其他病再見面時,詢之,乳腺增生愈后未再復發(fā)。
按:天丁重用治療乳腺病此僅舉一例,我在臨床治療此病頗多,不管方子怎么變化,皂刺一藥重用是不變的,量小是不行的,這是關(guān)鍵點。其中個別人服后有胃不舒服的感覺,可減量和對癥用藥,未見有中毒表現(xiàn)。除了乳腺病外,外科紅腫熱痛的病證都可以加入天丁,以加快治療時間,效果也是滿意的,這方面就不多談了,諸位同道可自己參悟。
群賢見智錄 鄭長松教授在辨證方劑中擅用重劑皂刺60g治療乳癰,其臨床實踐證明療效顯著。(《名中醫(yī)治病絕招》) 胡慧明教授為天津名醫(yī),精于瘡瘍、乳腺病、周圍血管病等之治療。常用自制消癰湯(皂刺、赤芍、白芍、,柴胡、生甘草)治療急性乳腺炎,重用皂刺90g,取其消散之力也。胡教授認為皂刺味辛性溫,辛者能散能行,溫者善宣善通,以其辛溫散結(jié)之功而較單純用苦寒藥療效顯著。(《中華名醫(yī)特技集成》) 李幼安教授為湖北名醫(yī),見解獨到,醫(yī)技精湛,尤擅治急性熱病、內(nèi)傷雜證、瘡瘍腫毒等。每遇急性乳腺炎患者,無論是紅腫結(jié)塊期,還是成膿將潰期,均投以自制天丁湯((天丁、炒打桔、荔枝核、鹿角片、赤芍、乳香、沒藥、蒲公英、野菊花),其中天?。丛泶蹋┲赜弥?/span>100-200g。(《中華名醫(yī)特技集成》) 按皂刺辛散溫通,藥力銳利,為消瘡排放所常用,膿成可排,未成能消,在瘡瘍癤癰之膿已成將潰之際用之最宜,大劑量效佳?!侗静輩R言》謂其“于瘡毒藥中為第一要劑。凡癰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將破者能引之以出頭,已潰者能引之以行膿?!?/span> 馬同長教授擅用皂刺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認為皂刺具有攻堅散結(jié)、活血消腫、透膿化疸功能,療效可靠。但此穿透作用較強,服后可出現(xiàn)走竄性疼痛,為藥物反應(yīng),不必停藥。一般用量為50g,可據(jù)病情加大劑量。病人服后壞死組織脫落較快,新鮮組織生長較為迅速,[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90(6): 11] 孫明壽醫(yī)生用六味通絡(luò)飲治療腦血栓58例,藥用黃芪、當歸、附子、干姜、水蛭、皂角,療效較佳。方中皂刺用量為60g。(《神經(jīng)精神疾病效方430首》) (本文選自《醫(yī)燈續(xù)傳》人民軍醫(yī)2016版p74-7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