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曲 一版郵票一本書,寫盡浮世落鉛華 元代,在蒙古人把持的股票交易所里,讀書人這支績優(yōu)股跌到了歷史的最低值。他們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心理也從云彩里掉到地上,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元曲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樣,在各式人等的口中流傳。它不再像唐詩宋詞一樣,是文人們獨享的82年拉菲,而是吃瓜群眾們都能看得見、摸得著、喝得起的長城干紅。 思來想去,元曲基本有三個主題,在當時環(huán)境文人一身抱負無處施展,心里郁悶;第二感嘆田園生活無憂無慮,功名利祿虛幻無常;第三心上人如此夢幻美好,但虛無縹緲??傮w來看是一個歸隱的主題。想來是元政府不信任漢人,于是有種感覺,就是知識分子們只好寫寫小曲兒打發(fā)日子了。 比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說實話,挺神的,基本全是意象,一個一個蹦出來,就把氣氛造好了,枯、老、昏,第一句這三個字擺在那里,全篇的基調(diào)就定下來了,最后再用斷腸人呼應(yīng)一下,蒼涼感upupup。 張養(yǎng)浩寫了很著名的《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首曲子在我最愛的射雕英雄傳里也出現(xiàn)了,很有存在感。 元曲代表大咖關(guān)漢卿自然不必說,他的雜劇《竇娥冤》里面:“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喊出了元代底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和反抗的心聲,是中國十大悲劇之一。 當然,不全都是悲天憫人的故事,《墻頭馬上》就是元雜劇中的一部喜劇杰作,也是白樸最出色的作品,與關(guān)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鄭光祖的《倩女離魂》合稱為“元代四大愛情劇”。李千金以其襟懷磊落、率真潑辣、有著強烈的自主意識和獨立人格而更具巾幗須眉的剛烈和豪氣。展示了她非典型性人物的獨特性格風采。 元曲總的來說很接地氣,用日??谡Z寫顯得很親切,而且特別會描述!“鳳酥不將腮斗兒勻,巧倩含嬌俊。紅鑲玉有痕,暖嵌花生暈。旋窩兒粉香都是春。”寫個酒窩也能找到那么多詞,要是我只能寫個你的酒窩很迷人,很漂亮。。。然后就尬聊了。 元曲在王國維之前,一直被埋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元曲的重溫在于它符合今人的審美要求和對于事物或者情感的表達,正如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簡簡單單,直直白白比什么都要好使,唐詩宋詞使你愁腸已斷。沒事,元曲還是一副清婉良藥。 中國集郵 | 不僅有集郵的自媒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