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聽說老白茶,老白茶到底有哪幾種,哪種最好呢,安溪白茶是白茶嗎? 今天就來講講白茶。 六大茶系中的“白茶”,其實是以制作工藝和發(fā)酵程度來區(qū)分的。茶樹鮮葉經(jīng)過晾曬或陰干,自然萎凋,自然干燥或文火微焙,輕微發(fā)酵而成,這樣的茶葉,就被稱為白茶。 
 在中國的六大茶類中,白茶是工序最簡單的一種。沒有復(fù)雜工藝,不加以過多人工干預(yù),白茶呈現(xiàn)出的,是最接近自然的鮮甜口感。若是日曬過的白茶,還會產(chǎn)生飽滿的“陽光味道”,光是聞聞,就讓人心情大好。 白茶四大類:福鼎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也稱壽眉) 安溪白茶雖叫白茶,其實是綠茶哦。 喜歡白茶的人都應(yīng)該聽過一句話,“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福鼎為譽為“中國白茶之鄉(xiāng)”,優(yōu)良的茶樹品種,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豐富的山海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悠久的產(chǎn)茶歷史,細心的栽培管理,精湛的采制技術(shù)賦予了福鼎白茶悠遠的魅力,獨特的產(chǎn)地、獨特的品種和獨特的工藝,造就了獨步天下的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是中國茶之白雪公主,漂亮動人,乃世界惟中國特有品種。白茶在制成之后,依然能滿被茸茸白毫,一般出現(xiàn)在嫩芽或嫩葉上,茶葉越嫩,白毫越多。而白茶的等級劃分也與之相關(guān)。 
 白毫銀針,如銀似雪,是白茶中的極品。因其成茶芽頭肥壯、身披白毫,挺直如針、色白如銀而得名。沖泡時茶色清亮杏黃,毫香濃顯,茶香甜長,入口甘馨鮮爽,沁人心脾。 其次是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的白牡丹。綠葉夾銀芽,形似花朵,沖泡之后綠葉托嫩芽,宛若蓓蕾初綻,人見人愛。內(nèi)質(zhì)毫香,味鮮醇,不帶青氣和苦澀味,湯色橙黃,清澈明亮,葉底淺灰,葉脈微紅。 再次是以葉片為主的貢眉(也稱壽眉),傳統(tǒng)的貢眉是指用一芽二、三葉及小茶(菜茶)制成的白茶,由于其外形較白茶瘦小,形似眉毛而得名。沖泡時毫顯而多,湯色橙黃或深黃,葉底勻整、柔軟、鮮亮,葉張主脈迎光透視時紅色,味醇爽,香鮮純。 在民間廣泛流傳著“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白茶的獨特之處就在于除了品飲價值以外還具有養(yǎng)生價值和收藏價值。剛制作出來的頭年白茶,口感接近綠茶,茶性寒涼,香氣清新,湯色淺黃明亮,湯感爽口清銳,如清泉甘露。 
 存放三四年后的白茶,茶葉內(nèi)部成分已在發(fā)生變化,青氣退去,湯色加深,由淺黃變到杏黃或更深黃;茶性由涼轉(zhuǎn)為平和,這時的白茶,亦茶亦藥,品藏皆宜。 
 存放七年之久的白茶可稱得上老白茶了,此時茶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含量已遠遠高于新茶,而黃酮類化合物正是茶養(yǎng)生保健的重要物質(zhì),降三高、護肝臟、抗衰老、清除自由基。茶香也伴隨時間的推移,會呈現(xiàn)出棗香,越往后甚至發(fā)展成一種舒適的“藥香”。白毫從銀白色變成了銀灰色,茶湯也已經(jīng)開始轉(zhuǎn)化,它從杏黃色慢慢轉(zhuǎn)化成琥珀色。茶湯清澈透亮,茶湯也很稠。 老白茶是最適合煮著喝的。因為泡茶的“功力”無法浸出茶本身含有的最深厚的滋味,煮一煮,茶更香濃。白茶在福鼎是必備的生活用品,如果哪家小孩感冒發(fā)燒,都是把存放了幾年的老白茶煮著喝,喝著就好了。 煮茶的時候,不妨加入一些陳皮,陳皮與老白茶煮飲,不僅具陳醇茶香,又有清新陳皮香氣,沁人心脾,茶味的甘醇與陳皮的清苦,交織一起,入口細膩滑爽,回味甘甜,飲之口齒生津。 
 陳皮有理氣、健胃、燥濕、祛痰的功效,秋冬養(yǎng)生,不防煮上一壺陳年陳皮老白茶,它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尤其陳年老白茶其退燒效果比抗生素甚好。以后退燒不用吃藥了,煮完老白茶就好了。 
 老白茶是很珍貴的,存放也很講究。白茶是很容易吸收周圍空氣中的異味和水分的,吸收了異味,它就會把白茶原有的香味取代。所以長時間存放必須將茶葉密封起來,放在常溫、干燥、避光、無異味的地方。 
 良好的儲藏條件是老白茶品質(zhì)的保障,茶中的成分得到合理的變化而不是消散,這樣的白茶才越陳越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