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萬吃貨的精神故鄉(xiāng) 做深夜談吃最好玩的一件事情,就是通過每天的選題和對應的互動、閱讀量,來猜測讀者的喜好。事實證明,粥粉面飯,這些平凡食物,總是最擔得上鄉(xiāng)愁二字的。 粉面的品類千百種,所對應的情感也有萬千般不同,今晚深夜君帶來的故事,關(guān)于常德米粉。故事略長,我們分兩天見。 ——深夜君 - 正文 - 人言,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見煙波江上,夕陽西下,滿眼蕭瑟,便觸目傷情,感故鄉(xiāng)渺渺。我則不然,北方即便日暮,也并不蕭瑟,北方人好客熱情,讓我漸漸有了歸屬感,所謂,心所在處即為家。但說到我對故鄉(xiāng)的記憶,便是另外一種感覺:饞。 凌晨,夜氣還未完全散去,河邊小街上,便搭起了小小的帳篷,燃著橘黃色的小小的亮光,在夜氣中顯得朦朦朧朧的,像一只剛剛孵化出來的小黃鴨。帳篷下的人忙碌著,他們在做一種湖南的特色小吃——米粉。鄉(xiāng)下早起的賣菜人,挑著擔子行著路,遠遠望見帳篷中冒出騰騰的霧氣,便加快了腳步,得到帳篷前,立馬卸下?lián)樱泵︺@進去,吆喝一聲:“老板,來一碗米粉?!?/span> 老板的回答通常是這樣的:“要寬的圓的?臊子有牛肉三鮮心肺肉絲,要哪一個?”——這估計是湖南人最熟悉的對話了吧。 米粉是南方最為出名的小吃之一,尤以湖南常德的米粉最為出名。早秈米經(jīng)過十幾個小時的水浸打漿,然后定型成潔白細長的米粉,食用時用熱水一燙即可出鍋,再蓋上湖南秘制的臊子,澆上熬了一夜的牛肉濃汁,用湖南人特用的土黃色的小缽子(小碗)盛著,熱氣騰騰的,香飄四野。 我常常去河碼頭(河港)那一家去吃米粉。在家的時候,天還未亮,我便洗漱出門,跨上我的小電動,穿過朦朦朧朧的霧氣,五六分鐘就到目的地了。南方水患頻發(fā),小鎮(zhèn)又在湖南四水之一的澧水河岸,故而河港建有河堤,高達巍峨,有似城樓。我穿過高大的河堤大門,寬闊的澧水就在眼前,沿河放著桌椅板凳,河風拂來,早起的困倦被一掃而光。 早在三十年前,水運昌盛,當時的小鎮(zhèn)還是個發(fā)達的港口,周邊市縣人貨皆轉(zhuǎn)運此處,小鎮(zhèn)每日車水馬龍,后來甚至有了“小漢口”的美稱。來往商人早起沒吃飯,湖南米粉又爽口饞人,故而河碼頭的米粉生意興隆,聲名遠播。 即便是現(xiàn)在,我都能看見,從河對岸早起的人,泛著小船慢慢地飄蕩過來,依然大聲地吆喝一聲:“老板,來一碗米粉”。正在我思緒亂飛的時候,老板已經(jīng)站到了我身后,雙手穩(wěn)穩(wěn)地端著一碗米粉,放下了。又抽了一雙筷子遞給我,笑瞇瞇地走開了。 我坐在河邊的小椅子上,拿著筷子,俯面輕輕地吹一口氣,霧氣散開,香味撲面而來,挑一口放在嘴里,濃濃的湯汁順著米粉在嘴里彌漫開來,刺激著每一個味蕾,極盡暢快。 我們家有一個傳統(tǒng),就是家人生日的時候,早起去吃米粉。因為米粉不但好吃,還寓意長遠。米粉圓而細長,一家人吃米粉,寓意著像米粉一樣團團圓圓,日子像米粉一樣細水長流,順順利利。 - 未完待續(xù) - 文 / 貓跟風鈴 圖片 / 百度圖片 BGM / 落雨聲 - 江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