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漢明帝時,西域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被請到洛陽,在洛陽建起了我國第一座寺廟——白馬寺。 白馬寺的營建與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逗鬂h書》記載:“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項有光明,以問群臣?;蛟?“西方有神,名日佛,其形長丈六尺,面黃金色?!钡塾谟谑乔彩固祗?問佛道法,遂于中國圖畫形象焉。 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夢見皇宮里有一個身材高大、頭頂散發(fā)著金光的人在宮中飛來飛去,不知是神是妖,心中大惑不解。第二天,劉莊要眾臣解夢,傅毅奏道:“臣聽說印度有神,名字叫佛,就像陛下夢見的那個樣子。劉莊聽后非常高興,為了圓夢,就派大臣蔡愔、秦景等18人前往西域?qū)し稹?/p> 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逛葉摩騰、竺法蘭,蔡、秦等人于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并用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jīng)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fā)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jīng)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釋源”。 白馬寺自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guī)模最大。 佛教第一個出家女子是摩訶波·波提,她是釋迦牟尼的姨母。釋迦牟尼出生后7天,生母摩耶夫人逝世,他由姨母撫養(yǎng)成人。釋迦牟尼成道后,摩訶波,波提隨他出家。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由于佛教經(jīng)典傳譯不廣,一般人只知剃除須發(fā)即為出家,不曉得受戒儀式。直到東晉末年,我國尚無符合戒法的比丘尼, 南北朝宋元嘉六年(公元429年),獅子國{今斯里蘭卡)有8位比丘尼乘海到宋都城建業(yè)(今南京)。她們是最早來到中國的外國比丘尼。元嘉十年,又有獅子國比丘尼鐵薩羅等11人來到中國。她們在南林寺修筑戒壇,為中國女佛教徒慧果、凈音等300余人重新受戒。從此以后,我國才出現(xiàn)了真正的比丘尼。 有了比丘尼,就需要有尼寺。據(jù)載,位于嵩山的永泰寺當是我國第一座尼寺。該寺前身為轉(zhuǎn)運庵,后孝明帝元詡為妹妹永泰公主出家為尼救旨重修,初為“明練寺”,北周武帝下令廢毀,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重修時改為“永泰寺“。 歷史上,曾有北魏文成帝之女轉(zhuǎn)運公主、南朝梁武帝之女明練公主(禪宗尼僧鼻祖)、北魏孝明帝之妹永泰公主三位公主在永泰寺出家修行,從而成就了秦寺無與倫比的尊崇地位。 永泰寺現(xiàn)存建筑共分五進山門、天王殿、中佛殿、大雄寶殿、皇姑樓,廂房有藍殿、六祖殿等。紅墻綠瓦,鐵馬釘鐺,建筑技藝精美,古樸典雅大方 |
|
|
來自: 文化學(xué)者 > 《寺廟觀庵祠堂及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