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多地陸續(xù)公布了2018年高考成績及分數(shù)線,學子們距離自己心儀的大學又近了一步,是不是已經(jīng)開始在腦海里幻想起了大學的生活? 有人說,將來的四年大學生活就好像魯迅先生的四部書,大一是《彷徨》,大二是《吶喊》,大三是《傷逝》,大四是《朝花夕拾》。寶貴的四年在校光陰究竟怎樣的生活方式才是最理想的呢?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季羨林、梁實秋等這些名家的大學時光,系好大學生活的第一顆扣子。 季羨林:用功學習,勤于鍛煉 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他在清華的四年歲月令他終身難忘。 離開清華園已經(jīng)五十多年了,但是我經(jīng)常想到她,我無論如何也忘不掉清華的四年學習生活。如果沒有清華母親的哺育,我大概會是一事無成的。 …… 清華學生一般都非常用功,但同時又勤于鍛煉身體。每天下午四點以后,圖書館中幾乎空無一人,而體育館內則是人山人海,著名的“斗牛”正在熱烈進行。操場上也擠滿了跑步、踢球、打球的人。到了晚飯以后,圖書館里又是燈火通明,人人伏案苦讀了。 ——季羨林 梁實秋:保持閱讀,積少成多 中國著名的學者、翻譯家梁實秋畢業(yè)于清華大學,他的成功自然也離不開那段熱愛讀書、刻苦鉆研的大學歲月。 無論做什么事,健康的身體是基本條件,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有所謂的“強迫運動”,我踢破過幾雙球鞋,打斷過幾只球拍,因此僥幸維持下來最低限度的體力,老來打過幾年太極拳,目前則是以散步活動筋骨而已,寄語年輕朋友,千萬要持之以恒的從事運動,這不是嬉戲,不是浪費時間,健康的身體是作人做事的真正的本錢。 …… 一天當中如果抽出一小時來讀書,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小時,十年就有三千六百五十小時,積少成多,無論研究什么都會有驚人的成績。一個人在學校讀書的時間是最可羨慕的一段時間,因為他沒有生活的負擔,時間完全是他自己的。 ——梁實秋 白巖松:獨立思考,錘煉心智 在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看來,大學不僅僅是一個回憶,也是一生當中最美好的四年。在大學里很多的事情是一生當中無法復制的,利用好這四年光陰鍛煉自己十分重要。 在大學期間一定要錘煉自己的心理素養(yǎng)。一個心理素質足夠高的人才可能成功,一個心理素質不足夠高的人成功起來就很難。在大學期間一定要學會用自己的腦子思維。成功的關鍵除了心理素養(yǎng)外,很重要的一點在于思維方式。一個有學習和變化能力的人會更強,一個人云亦云只能做跟隨者的人不會強。 ——白巖松 楊瀾:認識自己,愛己及人 著名主持人楊瀾認為,大學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當時的她特別想找到自己,所以她在大學的時候非常反叛,父母越讓怎么樣,她越不怎么樣;學校越怎么樣她越要做出一點反叛的姿態(tài)。 大學的時候有一件很迷茫的事,我一直在心里嘀咕:怎么還沒有男同學約我出去?我覺得戀愛是大學時必須要做的功課,而且可能真正要走過這個過程,你才會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樣的,你究竟愛什么。 ——楊瀾 周國平:愛上學習,學會自學 周國平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一直鉆研哲學的他也緊密關注著教育。他認為大學期間的學習有兩個目標:愛上學習,學會自學。 作為大學生,你一個是要對知識有興趣,另一個是你要知道自己的興趣在什么地方,對什么東西最有興趣,然后根據(jù)興趣來安排自己的學習。大學生不應該是跟著老師走的人,要具備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的能力。所以,我覺得大學期間的學習有兩個目標,一個是愛上學習,另一個是學會自學。有了這兩條,你就獲得了一筆終身的財富。因為大學期間的學習,學生階段的學習,僅僅是學習的一個開端,你要真正在知識上大有作為,做出成就,那你是一輩子要學習的,以后就靠你自己了。我認為一個人在受過大學教育以后,應該成為一個知識分子。什么是知識分子?就是熱愛智力生活的人,養(yǎng)成了智力活動習慣的人。你品嘗到了智力活動的快樂,養(yǎng)成了智力活動的習慣,一輩子也改不掉了,不讓你從事智力活動你就難受,這就叫知識分子。如果你離開學校后就僅僅是去謀生了,你對智力活動再也不感興趣了,那你就真的是白受了教育,你沒有成為知識分子。 ——周國平 李彥宏:發(fā)現(xiàn)自我,享受過程 百度公司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彥宏畢業(yè)于北京大學。2008年,他在母校北大發(fā)表演講時談到大學生活的意義在于發(fā)現(xiàn)自我。 要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們需要從自己真正的心里面去作選擇,并不是你認為社會期望你這樣做,父母期望你這樣做,朋友期望你這樣做。只有這樣,你才會越工作越開心,在遇到困難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會被沮喪擊敗,而全身心的去享受整個過程。 ——李彥宏 俞敏洪:努力向前,堅持不懈 新東方的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三次參加高考,兩次落榜,最終經(jīng)過不懈努力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這么多年來,他用他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 “勤奮是唯一的秘訣”。 人生一輩子不是百米賽跑,如果百米賽跑早跑一秒鐘或者晚跑一秒鐘,你可能就會晚到一秒鐘或者早到一秒鐘。人生走的是無窮無盡的馬拉松,馬拉松不需要去計較你的起點是落后了還是站在第一名,馬拉松計較的是你到底能夠走多遠,到底能夠堅持走多久。 ——俞敏洪 馬云:有笑有淚,方能幸福 阿里巴巴集團創(chuàng)始人馬云曾經(jīng)因為數(shù)學不好而三次高考,第一年數(shù)學1分,第二年考19分,第三年考了89分,終于考上杭州師范學院。即便如此,公開場合馬云都會稱贊母校是他認為是最好的學校。 真正的幸福一定是和眼淚、歡笑、汗水結合在一起的。如果你在大學四年沒有眼淚,沒有歡笑,沒有汗水,我相信你不會成功。 ——馬云 莘莘學子們,愿你踏進大學校門的那一刻,勇往直前,鼓起騰飛的勇氣,展開心靈的翅膀,向未知的世界飛翔。 來源:共產(chǎn)黨員微信公眾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