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江日報
工作之余,我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坐在窗前,面對窗外綠樹翠竹,在書中覽勝。許多人恐怕意識不到,這種心態(tài)和心境,提高了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認識,從心理上增強了抵抗疾病的能力。 人類的疾病,大體可分為生理性疾病和心理性疾病兩類。“書者,舒也。”讀書可以調節(jié)人的心理,對心理性疾病的治療效果是確切的。讀書會讓你感受到生命的跌宕多姿,步入到一個妙趣橫生、豐富多彩的新天地。 書猶丹藥也,多讀之可以養(yǎng)性。好書是一劑良藥,可以排遣你許許多多的寂寞和憂傷以及各種各樣的煩惱,撫平你躁動不安的心。人一生下來,就注定要在世俗中經受考驗,在浮躁中經歷鍛造,在矛盾中磨礪。在紛繁復雜的生活中,要想保持不疑不惑、不慍不怒、不急不躁,就要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在讀書中歷練心性,修養(yǎng)心智。 古今中外不少名人把讀書作為獲得知識的手段,還把讀書作為養(yǎng)生的方法之一。孔子一生坎坷,顛沛流離,最終活到73歲,愛讀書,顯然是孔子受益匪淺的養(yǎng)生之道。南宋詩人陸游,享年85歲,其長壽秘訣有一條是嗜書如命,他“飲水讀書貧亦樂”,以讀書舒心養(yǎng)性,尋求樂趣?,F(xiàn)代醫(yī)學充分證明了文化修養(yǎng)與延年益壽的密切關系。勤于讀書的人,大腦血管經常處于舒張狀態(tài),從而延緩中樞神經老化,帶動血液循環(huán),使全身各系統(tǒng)功能保持協(xié)調統(tǒng)一。人的衰老首先是從大腦開始的,因此,欲想益壽延年,除了注意補充營養(yǎng)和經常進行體育鍛煉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堅持讀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