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根雕了解到,這兩年,崖柏木根雕藝術品在收藏界聲名赫赫,崖柏由于形態(tài)天然奇妙、肌理自然美麗,以及油性和硬度都非常適合制作根雕,一直以來都是根雕材料的上上之選,穩(wěn)坐著根雕界的第一把交椅。雖然很多人知道崖柏根雕很好,兼具觀賞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但卻不知應該如何鑒賞崖柏根雕藝術,中國根雕今天整理分享關于如何鑒賞崖柏根雕藝術,歡迎大家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1.意境: 鑒賞崖柏根雕的第一點,就是意境。意境不僅要考究保留其自然美,還要體現(xiàn)其形式美,即既要保存美,又要在此基礎上升華美。三分刀工七分自然,拿捏要得當。掌握著傳統(tǒng)手工藝的老師傅在拿到崖柏根的時候,腦子里就已經(jīng)在依據(jù)根的形狀尋思著怎么打造最符合這塊根的藝術形象,盡量維持崖柏根最自然本真的形。最考驗老師傅的,就是如何把面前這塊大自然孕育的神奇之寶變得既耐看,又有韻味。

2.形態(tài): 鑒賞崖柏的根雕第二點,就是形態(tài)。崖柏在其成長過程中,歷經(jīng)了數(shù)以萬計的大自然的磨練,其雖千奇百態(tài),卻是大自然有意無意地雕飾而成,所以其形態(tài)不管是粗看還是細看,都值得慢慢鑒賞。粗看,崖柏或有蜿蜒直上者,或有盤旋回轉者,或是粗團錦簇者,再是折疊飄逸者,也有四方伸展者等等;細看,崖柏表面紋理或成云紋、或成雀眼、或成留疤、或成黑線、或成水波紋、或成陰陽紋或是火焰紋等,一個根雕作品上有多種紋理,也是值得鑒賞的。

3.雕工: 鑒賞崖柏根雕的第三點,就是雕工。這考驗的就是創(chuàng)作者的功力了。在上手雕刻的時候,除了要完美再現(xiàn)原有設計,上手時更是要注意細微,一不小心大意了,都有可能影響崖柏根雕的審美。走刀流暢、不滯于物,是創(chuàng)作根雕精品的基礎。

4.色澤: 鑒賞崖柏的第四點,就是色澤。崖柏經(jīng)過加工打磨后,大致會呈現(xiàn)紅白兩色。紅色是枯死后的崖柏,白色是還在生長的崖柏。以觀賞價值來說,一般紅白雙色纏繞的崖柏根雕作品鑒賞性更高。

5.特色: 鑒賞崖柏的第五點,就是特色。崖柏樹瘤較為稀少,滿樹瘤更是少見且珍貴,樹瘤也有紅白兩種,也有紅白相伴而生的情況。根包石是根雕作品中難得的藝術品。所謂根包石,是樹根在成長過程中,由于緊貼巖石生長,最終將石頭包住,從而形成有石有根的形態(tài)。因其盤根錯節(jié)的造型,奇特而微妙,自古以來就頗受文人雅士的贊許。在今天看來,自然而成的根包石仍自成一景,價值程度也居高不下。通過根藝達到符合市場審美標準的崖柏根包石,也一直都受到熱捧。其樹根包石的形態(tài),更是有抱勢,抓住勢頭、抱住好運、時來運轉等美好的寓意。

齊白石老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妙就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種描述用在鑒賞崖柏根雕上再恰當不過了。崖柏根雕的藝術魅力就在于“似與不似”之間,而創(chuàng)作者要抓住這種感覺進行設計創(chuàng)作,其實并非一件易事。但若是能權衡得好,那么崖柏根雕的“似”就是實的,能給觀賞者帶來愉悅感,同時產(chǎn)生共鳴;崖柏根雕的“不似”就是虛的,又能給予觀賞者一種無限的想象,想象即有無限的可能,能引起觀賞者的興趣與參與。崖柏根雕講究天人合一,意在刀先。即要充分考慮各種可能影響作品的因素,在創(chuàng)作前已經(jīng)有了一個明顯的思路??偠灾?,崖柏根雕作品是一種難得的藝術品,極富魅力, 追求藝術創(chuàng)作的同時保留了自然美,給予人無限的想象,也符合人們當前對于回歸自然的追求。
以上崖柏根雕作品均來自樸石茗,感謝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