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二度壓瘡,兜兜轉轉將近兩個月才好,個中緣由值得好好反思和總結。 一位30歲的男病人,因車禍致傷全身多處骨折并脾破裂入院。入院后立即行脾臟切除術,術后當晚骶尾部起了一個4*5cm大小的水皰。術后第一天因呼吸困難轉入ICU治療。術后第十日轉回病房,觀骶尾部有15*20cm的隆起,隆起的中央有5*4cm的皮膚破損,破損的中央干燥,肉芽組織與膚色無異。骶尾下有一個15*20cm的棉墊圈,中單上有暗黃色的藥液。筆者初步判定病人壓瘡血運相當差,且用了燒傷膏。燒傷膏效果不如傷口敷料,囑病人棄用棉墊圈,改用三角墊,棄用燒傷膏改用傷口敷料盡量保持骶尾部不受壓。每日用紅外線照射Tid。另外囑患者加強蛋白質的攝入,每日至少喝兩杯純牛奶。 術后第十二天,發(fā)現患者壓瘡部位結了一層厚痂,痂的中央有類似黃白色膿性物質,用絡合碘消毒后,改紅外線照射Qid。術后第十三、四天,壓瘡部位干燥結痂。術后第十五天早上,又發(fā)現壓瘡部位有黃白色膿性物質,且壓瘡四周呈暗黑色。這是血運很差的表現,立即請護理會診,指示請主管醫(yī)生用雙氧水清洗壓瘡去膿,紅外線照射改用BID。主管醫(yī)生清理傷口后發(fā)現黃白色膿性物質是燒傷膏的可能性大,經詢問,發(fā)現患者母親認為燒傷膏很好,半夜幫患者涂抹了不少燒傷膏,術后十三、四天正好患者母親回家了。再次囑咐患者棄用燒傷膏,減少受壓,用傷口敷料每日在紅外線照射前噴射。術后第二十天發(fā)現壓瘡的痂越來越厚,考慮是傷口敷料經照射一層層粘附在痂上。停用傷口敷料,用雙氧水去除部分痂,繼續(xù)紅外線照射BID。 術后50天,厚痂仍未脫落,周邊有松動,中央有壓痛??紤]痂中央有化膿的可能,用無菌止血鉗邊用生理鹽水濕潤,邊嘗試拔痂,半個小時后厚痂脫落,沒有滲血,周邊有少許黃棕色膿性物質。絡合碘消毒以后繼續(xù)紅外線Bid照射。三天后,壓瘡部位重新結了一層薄痂。術后60天,痂體脫落,壓瘡終于好了。 在這例壓瘡護理過程中,存在下面幾個問題。 1.過分依賴棉墊圈,棉墊圈最好別用,容易導致壓瘡部位膨出,血運差。已經發(fā)生過多例膨出。 2.護士給患者和家屬對燒傷膏的宣教不到位且觀察不到位,燒傷膏每次用之前必須要把前面一次涂的燒傷膏清理掉,沒有清理掉又噴傷口敷料且照紅外線導致傷口結了厚厚一層痂。傷口敷料結了痂也應該及時清理掉。 3.紅外線照射太多,導致血運不是改善反而越來越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