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Mac一般來講不需要什么重裝啊,不過世事無絕對啊,有時候人就是喜歡作死?。?!比如前幾天的我~~~算了,具體情況就不說了,反正就是作死,Mac系統(tǒng)出了問題。本來想著用Time Machine恢復一下就得了,也省事。不過仔細想了一想,很想自己安裝一遍(博主的折騰精神有時候很是讓自己“佩服”),然后就開始了Mac系統(tǒng)重裝之旅!
一、制作USB安裝盤
要安裝首先就得制作一個啟動U盤,當然你也可以使用Mac的Internet Recovery,不過我試了一下,反正我是連不上!不過即使連上了,那個下載應該也需要超久的時間,不是我可以等得了的。我之前更新Mac時,已經(jīng)下載好了Mavericks(OS X 10.9),所以直接拿來用了。
具體操作如下:
- 將OS X 10.9安裝文件放到桌面上,右鍵選擇“顯示包內(nèi)容”;
- 復制”Contents/Resources/createinstallmedia”到桌面;
- 打開終端,執(zhí)行命令:
sudo -s,切換到root(成功的話,應該會顯示bash-3.2#); - 將U盤(8G以上)接入Mac,用磁盤工具進行格式化,格式選擇“Mac OS擴展(日志式)”,名稱定為“OSX”;
在終端中執(zhí)行下面的命令:(將其中的“username”換成你自己的用戶名) /Users/username/Desktop/createinstallmedia --volume /Volumes/OSX --
applicationpath /Users/username/Desktop/'Install OS X Mavericks.app'
- 等待終端完成。因為需要將安裝的文件全部拷貝到U盤中,需要的時間可能有些久,不用著急,喝杯咖啡看看網(wǎng)頁!完成后的終端會顯示“Copy complete.Done.”
根據(jù)上面的流程,制作的安裝盤是完整的,也就是安裝完成之后,Mac是有Recovery HD的(就是開機按住option可以看到得“恢復10.9”),也可以使用FileVault和find my Mac功能。網(wǎng)上一些直接利用磁盤工具制作的安裝盤,應該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所以不建議使用那些方法。
二、加密與備份
安裝之前:
在重裝Mac系統(tǒng)之前,需要對Mac里面的文件進行一個備份。也建議使用Dropbox這樣的網(wǎng)盤,將自己的一部分文件同步在網(wǎng)盤上,這樣就不會存在丟失的情況。備份好之后,就可以開始重新安裝Mac系統(tǒng)了。
安裝之后:
- 在安裝好了Mac系統(tǒng)之后,我首先進行了一些基本的設置:觸控板、輸入源、iCloud賬號設置等等;
- 在完成這些基礎設置之后,你可以選擇打開FileVault加密,增強電腦的安全系數(shù)(不過打開后,開機速度可能會變慢一些);
- 強烈建議打開Time Machine,給電腦做個備份;
三、安裝Command Line Tools
為什么需要將這個獨立出來?哎,沒辦法啊。。。在Mac上很多事情都靠他,離了它,估計我就沒法好好生活好好學習好好過日子了!?。。鋸埧鋸垼。?/p>
這個的安裝,我是直接下載了XCode和Command Line Tools之后安裝的。用App Store下載Xcode,那個速度我實在是等不了。
四、安裝Java
由于平時需要使用Weka,當然還有那個什么,那個什么~~~反正很多啦,都是需要Java支持的,像Matlab!嘿嘿。。。所以去安裝一個Java吧,雖然我很不喜歡它!
五、配置shell
Mac默認使用的時bash,表示不喜歡。在對電腦進行各種軟件安裝配置之前,必須把Terminal搞成我喜歡的樣子,嘿嘿~~
- 切換shell到
zsh:chsh -s /bin/zsh; 首先安裝Homebrew,執(zhí)行下面的命令即可: ruby <(curl -fsSkL raw.github.com/mxcl/homebrew/go)
- 安裝
wget:brew install wget - 安裝
oh-my-zsh:wget https://github.com/robbyrussell/oh-my-zsh/raw/master/tools/install.sh -O - | sh - 修改配置文件
.zshrc; - 修改主題文件,主題文件的目錄為
~/.oh-my-zsh/themes,找到自己使用的主題,進行修改即可。
六、R語言相關
每天都在使用R語言,離了這個可真是活不了!下載好了R 和 RStudio之后,直接安裝就好了。不過,這邊可能會出現(xiàn)一個問題,就是在Mac上可能會出現(xiàn)encoding之類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設置一下,打開終端運行以下的命令即可:
1
| defaults write org.R-project.R force.LANG en_US.UTF-8
|
七、Python
除了R語言,應該算是這貨用的最多,所以安裝好了R之后,就開始來弄它了。
Mac是自帶Python的,10.9自帶的版本是Python 2.7.5,我一般使用的是Python 2.7.6,所以首先需要更新一個Python。以前我使用的軟件包管理系統(tǒng)是Macports,不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叛逃到了Homebrew了!
執(zhí)行brew install python就可以下載安裝最新版的Python了。不過安裝好了之后,還是用不了的。因為Mac還是會用自帶的那個Python。這個我一般就是將Homebrew的軟件包目錄加入PATH中,并且將該軟件包目錄的位置放置于其它目錄的上方。 可以使用sudo vi etc/paths打開系統(tǒng)的PATH,然后在里面的第一行添加Homebrew的軟件包安裝目錄\usr\local\bin,第二行添加為\usr\local\sbin,其實只要再\usr\bin的上方就行了。 - 安裝好這些之后,可以使用Python自帶的
easy_install安裝pip,即:easy_install pip; - 使用
pip安裝需要的python庫:pip install numpy等等。我一般安裝的是庫有:numpy, scipy, matplotlib, ipython, scikit-learn等。
八、Sublime Text & TextMate
我一般使用的文本編輯器就是上面兩個,ST3常用,TM用的稍微少一些。配置的時候,ST3稍微麻煩一些,TM則簡單地多,只要點點點就可以了。
Sublime Text 3
安裝好ST之后先安裝Package Control,打開view -> show console,在console中輸入代碼??梢缘?a href='https://sublime./installation' data-nsrc='IlPT2AEptyoA_yixCFOxCGZb8c3JV3T5AAWINyJR0zv5ikushPSlHdFuJ7HNKXWJF5T-uG3Ke1BP'>這里去查看安裝的最新代碼(區(qū)分ST2以及ST3); 配置安裝主題Flatland(我的最愛),使用shift cmd P打開Package Control,輸入install package,return之后等待一下。在彈出的窗口中輸入Flatland,安裝即可。安裝完成后,打開Prefereces -> Settings - User,添加配置: 'color_scheme': 'Packages/Theme - Flatland/Flatland Monokai.tmTheme', 'theme': 'Flatland Dark.sublime-theme'
當然還可以對這個主題進行其它配置,可以自行Google; 修改字體,還是在Setting-User中,添加: 'font_face': 'menlo', 'font_size': 13
- 安裝一些常用的包:
ConvertToUTF8, Enhanced-R, SublimeLinter, SublimeREPL, OmniMarkupPreviewer, Markdown Extended, Jedi - Python autocompeltion, Alignment, BracketHighlighter, SendText, SideBarEnhancements, TrailingSpaces等等。 - 對有些需要配置的包配置一下,其實我也就配置了跟R語言有關的包,以及R語言在ST的快捷鍵。
TextMate
這個配置起來比較容易,只需要在Preferences -> Bundles下面選擇需要安裝的包就可以了。我安裝了一些我常用的包,然后將主題更換成了Made of Code,將show command output修改成了Right of text view。
九、安裝其它的軟件
完成上面的安裝,基本上就能用了,但是我需要在R中使用Knitr和Sweave,所以我得安裝MacTex,順便還裝了Lyx。
安裝好了MacTex之后,我就安裝了其它一些平時會用的軟件,像Octave、Weka、MySQL等等!
reference:http://jackycode./blog/2014/04/30/reinstall-m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