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高考一本院校志愿填報工作已經結束。接下來,二本院校的志愿填報將成為很多人關注的焦點。 今年,我省在二本A類和B類批次志愿設置方面有所調整,考生可填報院校志愿數量由5個增加到了8個,仍實行平行志愿錄取。考生填報志愿時間也相應有了變化,二本志愿與一本志愿填報時間分開(二本志愿填報時間為7月22日8 00—7月24日18 00)。因為志愿數增加,考生和家長需要更長時間選擇,這樣的調整給了考生和家長充足時間收集高校信息,進行志愿填報。 我國現有二本院校700多所,每年750多萬大學畢業(yè)生中,二本院校學生占了60%。因此,對于絕大多數考生來說,二本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錄取批次,其是每年錄取人數最多的一個批次,也是最容易出現“報考扎堆”“院校缺檔”等特殊情況的一個批次。 考生如何根據自己的分數選擇合適的院校及專業(yè),做好二本院校的志愿填報?本期,記者邀請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的資深專家楊懷珠老師為大家答疑解惑。 要全方位了解二本院校 通常來講,一本是全國重點大學(1A類)和近年來報考人數較多的熱門院校(1B類),二本是一般院校(2A類)和近年來由??茖W校升格的本科院校(2B類)。顯然,在一本和二本之間,一本優(yōu)于二本,在同一批次院校之間,A類優(yōu)于B類。 但這種院校之間的重點和一般、熱門和非熱門以及A類和B類之間的關系是相對的,是在不斷變化和轉換的。由于歷史和地域的原因,學科專業(yè)設置的不同特色,每一所大學都會形成自己的優(yōu)勢學科和專業(yè),都有各自的閃光點,考生不能憑此簡單地區(qū)分一個高校的好壞與優(yōu)劣。 今年有16個省區(qū)市將原有的三本(獨立學院、民辦高校領銜)改為二C,合并為二本批次錄取,但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不在本文討論的“二本”之列。 關于二本,考生及其家長中流傳著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比如說:“一本院校比二本院校好”“二本院校分數線比一本低”等等。對此,楊懷珠老師說,這些都只是大概印象,如果具體到某個院校或某個專業(yè)的話,這個說法就需要好好斟酌了。 比如說,重慶大學頭頂教育部直屬、985、211等桂冠,但其采礦工程專業(yè)(專業(yè)排名穩(wěn)居全國前列)卻由于社會偏見等原因,在不少省份曾經多年委屈于二本批次招生。 至于說錄取分數線,那更得具體院校具體分析了,比如說,北上廣等地區(qū)的二本院校錄取分數水漲船高,如上海電力學院、北京印刷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天津外國語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審計大學、北方工業(yè)大學等普通本科院校,在很多省份或者已經跨入一本區(qū)域,或者其錄取分數常年超過一本線。 另外,杭州、廣州、青島、大連等熱門城市的二本院校,錄取分數也是居高不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西部地區(qū)的大部分高校因為地域不具優(yōu)勢,一本、二本的錄取分都相對較為平穩(wěn),經常踩線錄取。還有一些地域相對偏僻的高校,每年缺檔現象嚴重,經常需要重新征集志愿或降分錄取。 我省二本A類、B類均設置8個平行志愿 今年我省在志愿設置方面有所調整,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的文理科提前批、本科一批和二批,考生可填報院校志愿數量由5個增加到了8個。 二本A類和B類批次均設置了8個平行院校志愿,排列順序為A、B、C、D、E、F、G、H,每所院校設置6個專業(yè)志愿和“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志愿。這樣給了考生和家長更多的選擇,增加了考生的錄取幾率。 我省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是成績優(yōu)先、遵循志愿。投檔過程分兩步:一是排序,先按特征成績由高分到低分對批次線上未投檔的全體考生進行大排序;二是檢索并判斷是否投檔,從最高分考生開始,對每一位考生的全部平行志愿,先從第一志愿開始檢索并判斷其是否符合投檔條件,當某個志愿符合投檔條件時,即將該生檔案投向該志愿院校,同時停止檢索該生后續(xù)志愿。如果考生的全部院校志愿都不符合投檔條件,則該生落榜,電腦開始檢索下一位考生志愿。 平行志愿并非 “保險志愿”,要注意潛在風險 楊懷珠老師介紹,平行志愿的最大優(yōu)點是高分考生的落榜概率較低,但也存在風險。從近幾年我省考生填報志愿情況來看,常見風險有以下幾種: 一是招生院校調檔數大于計劃數的退檔風險。在實施平行志愿投檔方式后,招生院校調檔比例在1:1.1范圍以內,調檔數一般大于招生計劃數,在公平競爭、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yōu)錄取后,仍有一定數量的考生存在被退檔風險。 二是考生院校志愿選擇過高,搭配不科學,沒有合理梯度,從而造成考生所填報的多所院校志愿全部落空的風險。 三是“專業(yè)調劑”選項選擇不合理,造成錄取結果與考生的原始意向相反。實際上,“專業(yè)調劑”選項到底是“服從”還是“不服從”,要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各批次志愿之間的關系、考生的興趣愛好、未來的打算統(tǒng)籌考慮。這是志愿填報中最難把握的技巧,考生一定要認真研究,慎重抉擇。 考生要特別注意,平行志愿中的院校志愿是一次性投檔,不能多次投檔。即當考生被投檔到A志愿院校后,其6個專業(yè)志愿由于選擇過高無法滿足,而考生又不服從專業(yè)調劑時,檔案只能退回省招辦,而此時其后續(xù)志愿院校已經投擋完畢甚至結束錄取,該考生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投檔。 準確計算全省排名,選出目標院校 2016年,我省一本和二本院校志愿填報在同一個時間段,今年由于志愿設置有了調整,因此填報志愿時間安排上也相應有了變化,二本志愿與一本志愿填報時間分開。因為志愿數增加,考生和家長需要更長時間選擇,這樣的調整給了考生和家長充足時間收集高校信息,進行志愿填報。 需要提醒的是,在1A和1B院校錄取結束后,一本線上仍然有部分落榜考生,這部分考生也要參加2A院校的錄取,會對一本線下二本線上的考生選報2A志愿產生影響,因此,在選報2A志愿前,考生必須弄清一本線上這部分考生的數量和分布情況。這時,可以利用2016年的相關數據作為參考。 比如,2016年2A理科投檔前,一本線519分以上剩余考生約為 1939人。在今年填報2A志愿書,完全可以認為一本線上剩余的考生也大致為 1939人。按平行志愿投檔規(guī)則,電腦先從一本線上最高分開始檢索投檔,只有當一本線上的 1939名考生檢索投檔完畢后,電腦才從一本線下第一名考生開始檢索投放二本線上考生,這樣一來,一本線下考生的一分一檔表中的實際位列已經發(fā)生改變,需要重新計算。 判斷出自己高考成績在全省所處的大概位次,同時綜合分析心儀高校近兩年在本省的錄取分數、錄取人數、投檔線,估測自己在本屆考生中的實力,通過兩者比較篩選目標院校范圍,目標院校數量一般確定10到30所左右。 由于每個考生可以填報 8個平行志愿,可以根據本人的興趣愛好、未來志向和家庭狀況,先確定本人的志愿選擇方案,式采取冒險型的還是穩(wěn)妥型的。如果是想冒點險,可以在基準志愿上方選擇兩個院校作為第一和第二平行志愿,基準志愿下放選擇兩到三個院校作為保底志愿。但考生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院校檔次提高了,就不可能選擇理想的專業(yè)。如果想保守一些,可在基準志愿下方選擇全部平行志愿,院校檔次越低,選擇專業(yè)的自由度就越大,有利于考生的長遠發(fā)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