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琺瑯器鑒定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對文獻史料的考證;二是科學的檢測手段;三是通過時代風格的比較來鑒定。前兩種方法較復雜,常用的是第三種。時代風格比較鑒定一般著重考察款識、胎骨與型制、紋飾圖案和琺瑯釉料等幾個方面。 一、瓷胎。 琺瑯彩瓷器在胎質的制作方面是非常講究的。胎壁極薄,均勻規(guī)整,結合緊密。清代琺瑯彩的鑒別首先要先看瓷胎,瓷胎細薄,修胎規(guī)則,完整無缺,大多為小件,超過一尺大的都少見。 二、造形,絕大多數(shù)是盤、碗、杯、瓶、盒、壺之類的日用小件瓷,還有些動物擺設品,其中碗、盤最多,只是每一品種都有不同的變化。藏品出手壹武玖貳流,肆肆零柒陸武 三、底軸,清代琺瑯彩施釉極細,釉色極白,不偏青也不偏黃,釉面光滑潔凈,釉表光澤沒有桔皮釉、浪蕩釉,更沒有棕眼的現(xiàn)象,確可用“白璧無瑕”來贊譽。 四、琺瑯彩色。色極鮮艷且柔和,很少為純色而為粉彩型偶合色。色種多,同一物上可出現(xiàn)七、八種顏色,多達十多種。 五、色料特點。每一圖案均由多種色料調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質反光感,有時還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觀。釉料均凸出底釉,有明顯的立體感,閉眼用手摸可明顯感覺到,若用十倍放大鏡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葉上看到極小的開片紋。這一現(xiàn)象用肉眼看不出,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特征。而粉彩則感覺不到有凸出的情況。 琺瑯瓷正處于初創(chuàng)階段,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紋飾主要模仿銅胎琺瑯器。紋飾多為花卉,有牡丹、蓮花、菊花、月季、芍藥、牽?;ㄒ约袄C球、石竹等。并有在琺瑯彩繪花卉內篆書“萬”、“壽”、“長”、“春”等吉祥語句的。 康熙琺瑯彩器底款識有書款與刻款,用藍料或胭脂紅料書“康熙御制”四字方框楷款;用黃色琺瑯料書“康熙御制”四字方框楷款則為紫砂壺與蓋碗的底款;另有用紅料書“康熙御制”雙圈楷款在永樂白胎畫琺瑯器物上。僅見一件四字刻款的器物,即在澀胎底足內刻“康熙御制”楷款,是康熙燒制的紫地琺瑯彩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