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田玉籽料原石 觀察籽玉皮色真假的有效方法 1.籽玉的皮沁也是和田玉的有效組成部分,因此也具有和田玉所有的特性,包括最基本的玉質感,若皮色干枯,皮子很“死”,皮肉有分離感,皮沁缺少了玉質感和儒潤感,自然是看假,真皮色即便是剛出土的也沒有這種現(xiàn)象。 和田玉黃皮籽料原石 2.皮孔與肉質的對應關系,籽料玉的皮孔與玉質是有一一對應關系的,并且皮色過渡自然,比如玉籽細膩渾厚處皮孔應該細小致密,如果皮孔和玉質沒有合理地對應關系,就看假,真籽的皮孔與肉質的對應關系大家可以多觀察。 3.任何一塊籽玉的皮色都是有形成的過程,自然界中不可能無根無據(jù)地形成任何的事物和現(xiàn)象,成熟度高的皮色最直接地表現(xiàn)是色在玉下,即籽料玉天然著色后存在自然界沖刷與風化的過程,表面的皮色也就存在一個脫落的過程,結果就是最表面的皮色會脫落,于是在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無著色的玉,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色在玉下,若很明顯缺少了這過程,皮孔里沉積著的色都沒有脫落,色浮于表面、色凝凹處看假,即使不是假的意義也不大。 和田玉籽料 4.有無汗毛孔,汗毛孔的真與假是鑒別真假籽料的重要一點。真正的籽料,無論多么細膩,它的表面,會有無數(shù)細細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膚上的汗毛孔,這是在自然狀態(tài)下形成的表面現(xiàn)象。用汗毛孔來鑒別真假籽料非常有效。隨著造假技術的發(fā)展汗毛孔也有真與假,區(qū)分真假就要多看多總結,除了掌握前面說的第二條即皮孔與肉質的對應關系外,還要觀察皮孔的分布是否有時間的歷程,自然的皮孔的獨立性強,孔與孔之間絕大部分是獨立和無序的,不會形成定向的走勢,否則看假。 和田玉籽料毛孔 5.金屬鹽與籽玉長期接觸, 沿淺裂隙向兩邊與仔玉的纖維狀結晶體之間發(fā)生物質交換,形成這種帶有毛刺狀的水草狀侵染,這是時間的印記,最細小的裂子,都會努力鉆到底,一旦有裂子上有皮,就基本都沁到底,尤其細膩的料,很清楚,外面沒什么皮,要有就只有鉆在裂子里面才有機會滲透。外面一方面不容易滲透,另一方面外面容易被水和沙磨掉,于是這種侵染潛伏在裂隙兩邊的玉皮之下。對于成品玉雕件要注意觀察籽的完整性,因為此種現(xiàn)象山流水料和極少數(shù)山料也存在。 和田玉籽料原石項鏈 6.籽料拿在手上,在正常燈光或日光下看,遠看、近看色系都不變,屬于溫潤、柔和的白。山料在正常燈光或日光下看,近看時白度正常,拿遠看則有點偏藍或青色系的感覺,尤其和仔料樣本放在一起,利用這個方法相比較時,近看、遠看,可以看出差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