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小杰老師 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學而思網(wǎng)校小學數(shù)學教師,長年戰(zhàn)斗于教學一線,教授學員數(shù)超過5000人。 2017年寒假,夜,11點,月朗,星稀。 我本以為那會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夜晚。 我吃好了晚飯,洗好了碗筷,泡好了腳腳,哼著歌兒,唱著曲兒,就要鉆暖被窩里睡覺了。臨睡之前我準備在班級微信群里和家長們再聊兩句,說個晚安啥的。 一般來說,此時此刻的微信群,會平靜得如同窗外冬夜里的空氣,偶現(xiàn)的一兩句晚安不過是還沒被風刮走的樹葉,零星地掉下一兩片來。 然而,不知怎的,不知哪位,提起了“計算”二字。 群里立刻炸鍋了?。?! “小杰老師,孩子不會檢查怎么辦?經(jīng)常出現(xiàn)題目是456,列式就成了465,類似簡單錯誤,看得我都著急?!?/span> ——雯雯媽 “我家孩子是不是腦子比較慢啊?一張口算卡磨磨蹭蹭要做20分鐘,一看還有幾道題漏做了?!?/span> ——小飛媽 “計算也是我家孩子最大的軟肋,每次考試的失分點不是多個0就是少個0。35+25=70就是我家的真實寫照/(ㄒoㄒ)/~~” ——婧婧媽 原來……敢情大家都潛著水呢!還有的,大家直接看圖吧……
家長自己嘗試分析了一下......
甚至開始從性格上找原因…… 所以,計算的問題到底要怎么破? 99%的孩子都用錯了訓練方法! 我問很多家長,為什么孩子計算慢?他們都會說,小學老師有要求:計算要先保證準確性,再提高速度。 家長深信不疑,堅決執(zhí)行到位! 他們要求孩子計算過程中小心謹慎,不要太快; 他們會提醒孩子計算結(jié)束后要一遍又一遍地檢查,利用好每一分鐘; 最后拿到成績了,他們還要批評孩子:這個題這么簡單,不該錯的??! 你要得滿分才對得起聰明的大腦。 小杰老師是一個科學學習方法的探索者,一般大部分人同意的事情,我就要留個心眼。從科學的角度說,這個要求是真的不科學啊。 人的大腦就和汽車一樣,同時受到油門和剎車的控制,油門就是促進興奮,提高計算速度,剎車就是抑制興奮,提高準確度。我們總是強調(diào)準確度,就是要求孩子踩著剎車開車,安全是安全了,但是車跑不起來,他自己也沒有成就感。 我曾與很多同事討論怎么樣才是有效的計算訓練方法,也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探索。我們甚至一度開發(fā)了課程,教孩子按什么步驟檢查,才能算無遺策。 但是最終我們發(fā)現(xiàn):限時訓練,才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不二法門。就像鍛煉身體,強度上不去,鍛煉就沒有價值。而離開了速度,準確性意義也不大。 在學而思網(wǎng)校,我們給每個小學生標配“計算小超市”,一年365天,每天1頁紙。我們有專門的位置,讓孩子們記錄一頁紙完成的時間。
計算小超市內(nèi)頁, 我們要求孩子記錄完成的時間和準確率
我們還有一個非常瘋狂的要求,那就是只要錯誤在5-10個以內(nèi)(共50-100題),我們就要他繼續(xù)提高速度,而不是減少錯誤個數(shù)。目標是每個月進步1分鐘。 效果怎么樣呢?如同我們預料的那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限時練習,孩子們計算速度顯著提升了。更令人驚喜的是,他們的正確率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10分鐘就完成一頁紙,很輕松,孩子更有信心了! 在速度提升的同時,正確率不降反升,為什么? 為什么很多孩子花了很長的時間慢慢做一套口算題,正確率卻沒有提升?提高了計算速度的孩子,花的時間更短,正確率反而提升了? 這是因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是有限的,大部分都在10分鐘以內(nèi)。 一節(jié)真實數(shù)學課堂的專注度曲線 可以看到:每個專注度高峰只能持續(xù)3-5分鐘。在課堂上,我們每隔15分鐘左右會用一段數(shù)學動畫調(diào)節(jié)學生的注意力。(數(shù)據(jù)采集自學而思網(wǎng)?!癆I學員專注力監(jiān)控系統(tǒng)”)
在10分鐘的專注時間內(nèi),做練習效果更好,正確率也更高。超過了10分鐘,孩子注意力就會迅速渙散,進入磨洋工階段,低級失誤、跳題漏題也就自然接踵而至了。 我們給孩子20分鐘慢慢去做一套題,其實他真正有效的時間也就前面10分鐘,后面10分鐘正確率一定會下降。所以增加的這10分鐘,不但沒有讓他的平均正確率提升,反而沖淡了前10分鐘訓練的效果。 在10分鐘以內(nèi),孩子還可以進一步挑戰(zhàn)極限,9分鐘、8分鐘、5分鐘、3分鐘,都是值得挑戰(zhàn)的成績。
2017年的一次口算趣味活動中,一位一年級的小朋友,3分鐘內(nèi)完成了117道口算題目,平均不到2秒一道,令人嘆為觀止!
除了口算小超市,我們還研發(fā)了一款微信小程序,叫“學而思口算”。有了它,孩子們動動手指,就可以隨時隨地完成口算限時練習。“學而思口算”小程序有以下特點: |
|
|